PCB再度王者归来,板块掀起涨停潮,胜宏科技、深南电路等多股再度创历史新高!
一方面是今天的大调研,下午百人大调研的PCB龙头股胜宏科技,直接暴力拉升17.51%,带着其他PCB龙头股纷纷触板,资金都挖掘到PCB上游材料和PCB设备(比如曝光)上面去了。
另一方面,大家都在学习PCB新的故事。原来用的Cowos工艺是将芯片封装在ABF载板上,ABF再搭载到PCB上,现在新来了个Cowop工艺,直接芯片和PCB联合,无需ABF中间商赚差价,还能减少信号损耗,拥有更好的电源完整性及散热性能,降低总体成本,这一出又让市场嗨了一波。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懂这些字母和简称啥的,看的一头雾水,都是先炒了再说。
简单介绍一下,PCB 就是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简称,中文叫印制电路板。
定义:在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印制线路、印制元件或两者组合而成的导电图形。它为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IC芯片、连接器等)提供机械支撑、电气连接和信号传输通路。
功能:连接和支撑各种电子元器件,实现电路的物理载体功能。
层级:单层板、双层板、多层板(4层、6层、8层...几十层)。
应用:极其广泛,几乎存在于所有电子设备中,如手机、电脑、家电、汽车电子、工业设备、医疗器械等。
特点:设计相对灵活,层数、线宽/线距要求多样(从毫米级到微米级),材料选择范围广(FR4为主,也有高频材料等)。
IC载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端、高密度互连(HDI)印制电路板,它是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关键组成部分,位于芯片(Die)和下一级电路(通常是PCB)之间。
定义: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端、高密度互连(HDI)印制电路板
功能:
物理承载与保护:为脆弱的芯片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电气互连:将芯片上极其微小、密集的焊点(Bump/Pad)的间距“扇出”或“重新分布”到适合与PCB连接的较大间距上。
信号传输:提供高速、低损耗的信号传输路径(尤其对于高频芯片如CPU、GPU)。
电源分配:为芯片提供稳定的电源和接地。
散热:帮助将芯片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部分载板设计有导热通道)。
层级:通常是多层板(2层到十几层不等),但层间互连密度远高于普通多层PCB。
应用:专门用于封装集成电路芯片,如CPU、GPU、FPGA、ASIC、存储器芯片(BGA、CSP、LGA、SiP等封装形式的核心部分)。
特点:
超高密度:线宽/线距通常为微米级(m),远小于普通PCB(毫米/百微米级)。最小线宽/线距可达10m甚至更低。
微小孔径:通孔、盲埋孔孔径极小(几十微米)。
高精度对位:层与层之间、焊盘与线路之间的对位精度要求极高(微米级)。
特殊材料:需要使用低膨胀系数(CTE匹配硅芯片)、高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优异电气性能(低介电常数、低损耗)的材料,如BT树脂、ABF(味之素堆积膜)、MIS(改性聚酰亚胺)等。ABF材料是当前FC-BGA(倒装芯片球栅阵列)载板的主流和核心技术壁垒之一。
复杂工艺:涉及精细线路制作、微孔加工(激光钻、电镀填孔)、高精度层压、表面处理(如ENEPIG)等先进技术,工艺难度远高于普通PCB。
IC载板是PCB的一个特殊子类/高级形态。它继承了PCB的基本功能(电气互连、机械支撑),但针对芯片封装这一特定场景进行了极致的性能提升(超高密度、高精度、特殊材料)。
IC载板是芯片(上游)与PCB(下游)之间的桥梁和接口。
芯片端:IC载板直接与裸芯片(Die)连接(通过Flip Chip焊点或打线),接收芯片发出的高密度、微小间距的信号和电源。
PCB端:IC载板通过其底部的焊球(Balls)或焊盘(Lands)连接到主板PCB上,将芯片的信号和电源传递到系统级的电路中。
技术演进:IC载板是随着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摩尔定律)、封装技术不断进步(从引线框架到BGA,再到CSP、SiP、2.5D/3D封装)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实现先进封装(如FC、SiP、2.5D/3D IC)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
价值定位:IC载板技术含量和单价远高于普通PCB,处于PCB行业金字塔的顶端。
总结来说,IC载板是芯片封装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IC载板是IC封装关键部件,是连接并传递裸芯片(DIE)与印刷电路板(PCB)之间信号的载体。
IC载板具有高密度、高精度、高性能、小型化及薄型化等特点,主要功能为搭载芯片,为芯片提供支撑、散热和保护作用。IC载板是芯片封装技术向高阶封装领域发展的产物,是集成电路产业链封测环节的关键载体。
按封装方式可分为WB/FC×BGA/CSP四种;按照封装材料不同可分为硬质封装基板、柔性封装基板和陶瓷封装基板。而硬质基板的主要材料为BT树脂、ABF树脂和MIS。ABF基板材料是由Intel主导的一种材料,用于生产倒装芯片等高端载体基板,应用于高性能芯片,线路细、密度大、层数高,难度最大。
全球IC载板市场高度集中,相比于 PCB,IC 载板行业市场集中度高,龙头是中国台湾欣兴电子,内资厂主要包括深南电路、兴森科技、生益科技等。
产业链核心公司介绍:
1、生益科技:全球领先覆铜板企业,向下游IC载板基材与胶膜拓展
1)生益科技是全球覆铜板领先企业,2013至今硬板累计销售额全球第二,全球市占率稳定在12%左右。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通过公司的不断努力,覆铜板板材产量从建厂之初的年产60万平方米发展到2024年度的1.4亿平方米。
2)公司在封装材料领域的布局主要在载板基材与胶膜,已在WB类封装基板产品大批量应用,主要应用于传感器、卡类、射频、摄像头、指纹识别、存储类等产品领域。同时已在更高端的以FC-CSP、FC-BGA封装为代表的AP、CPU、GPU、AI类产品进行开发和应用。
2、深南电路:MEMS载板龙头,扩充高端FC-BGA载板产能
1)公司是是内资领先的PCB龙头厂商,主要涉及印制电路板、封装基板及电子装联三大业务,形成了独特的“3-In-One”业务布局。
2)公司封装基板产品包括硅麦克风微机电系统封装基板、射频模组封装基板、高端存储芯片封装基板、高端存储芯片封装基板、高速通信封装基板,其中硅麦克风微机电系统封装基板大量用于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超过30%。
3)2021年,公司在广州、无锡投建载板厂扩充产能。
3、兴森科技:半导体+PCB齐发展,FCBGA注入增长活力
1)公司已经形成了半导体+PCB协同发展的业务模式。PCB业务方面,目前已经成为国内PCB样板、小批量板龙头,盈利能力行业领先;封装基板业务方面,积极突破高端产品领域,致力于推动高端产品国产替代进程。
2)ABF载板量产在即。此前ABF载板被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厂商垄断,国产化率极低,公司积极进行ABF载板的扩产,珠海FCBGA封装基板项目、广州FCBGA封装基板项目等陆续投产,公司ABF载板的量产将成为高端封装基板国产替代进程的重要一环。
4、华正新材:覆铜板巨头企业,ABF 薄膜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1)公司是覆铜板龙头,近年来公司通过青山湖基地、珠海基地等产地的陆续投产,实现高速增长。
2)公司IC载板已经开始向FCBGA这类高端产品布局,高端持续发力将助力未来。除了覆铜板之外,公司“年产3600万平方米锂电池封装用高性能铝塑膜项目”已经在2022年8月投产,目前已经进入国内动力电池主流厂商认证流程,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5、胜宏科技:内资PCB龙头,扩投IC载板
1)公司是内资PCB龙头公司之一,公司位居全球PCB百强排行榜第11名,中国PCB企业排行榜内资第4名。
2)HDI 逐步放量、积极布局IC载板。国内 HDI 国产化率仍然较低,国产化HDI空间大。随新产线投产,HDI 板占比有望继续提升。IC载板: 受益于芯片制造封测环节向转移,先进封装带动IC载板成为PCB未来增速最快产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