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结束后,粟裕在清点俘虏的时候问:“俘虏里有没有一个叫舒适存的人?”
得知没有这个人之后,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位让彭老总恨得牙痒痒的人,终究还是没能落网。
这个舒适存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彭老总恨他恨得牙痒痒?
![]()
回家闲居
舒适存是平江人,这个平江,就是彭老总起义的那个平江。一直以来,他对红军都有所耳闻,但处于一种看不上的状态。
在他看来,红军部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彭老总起义的时候,他也认为这支部队走不长远。
![]()
但没想到两年后,彭老总就带着当初的部队杀了回来,还给了何健一个狠狠的打击。当时何健四个旅的兵力主动进攻,但还是被彭老总打败了。
这还不算,彭老总顺势一转开始追击敌军,兵锋直指长沙城。
![]()
枉何健坐拥数万兵力,却被彭老总的八千精锐打得弃城而逃。这一战,我军俘虏了四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何健的嫡系。
但在这批俘虏中,有一个人的身份却不一样,他就是舒适存。为什么不一样?因为这个人,当时并不在军中服役。
![]()
当时的舒适,已经选择了闲居在家,但身上还带着军职。至于他为什么选择闲居在家,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说起他的从军之路,可谓坎坷至极。他原本是叶开鑫的部下,属于赵恒惕一派的人,但奈何赵恒惕不做人,在湖南为非作歹。
![]()
这下好了,隶属于广州政府的程潜和唐生智等人看不下去了。两方虽然都是湘军,但彼此不是一派,平常都视对方为死敌。
北伐战争开始后,唐生智驱逐了赵恒惕,成了湖南军政的最高领导人。叶开鑫作为败将,也被收拢到了唐的部队。
![]()
可他毕竟之前是赵恒惕的人,就算如今被收编了,在军中也是处处受排挤。更别说在不久之后,唐生智开始反蒋,失败后部队被收编。
这样一来,他们又成了老蒋手底下的部队。可老蒋出了名的偏心,只爱嫡系不爱杂牌。他这样杂牌中的杂牌,更不受待见。
![]()
后来桂系把持了南京政府,白崇禧下令将舒适存所在的部队缴械。除了一部分士兵被收编之外,大部分都被遣散。
尤其是里面的湖南军官,白崇禧更是一个都不留。身为湖南平江的一名团长,舒适存自然也留不下来,只能回家。
![]()
加入红军
不过他在湘军当了这么多年的团长,手中也有不少钱。所以虽然离开了军队,但他的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甚至因为曾经在湘军中当过兵,何健还让他做了“编余军官”。要不是彭老总要打长沙,他还可以继续过富贵的小日子。
![]()
不过在听了他的经历,得知他曾在湘军中做过团长之后,我军很多指战员对他心生同情。彭老总的红三军团老底子,是平江起义他带出来的人。
而这些人有个特点,都曾经是湘军里的官兵,而且大部分都是平江人。舒适的经历,和他们简直太像了。
![]()
他们当初为什么和彭老总起义,还不是因为不被当人看。上峰不拿他们的命当命,只知道给自己记功劳,他们就干脆起义了。
现在舒适存的情况,不由得让他们想到当年的自己。再加上军中有不少平江籍干部,对这个老乡的遭遇也很同情。
![]()
眼看他在敌军那里混得那么惨,我军当时正好缺人才,就邀请他加入我军。而舒适存自己呢?正好也想另找出路,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事情传到彭老总那里,彭老总并没有表示反对。毕竟当时红军对待俘虏的政策,就是以劝说他们加入我军为主。
![]()
要是实在劝说不了,就将他们放走。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加入我军,所以这个结果彭老总并不奇怪。
而且加入我军之后,他确实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助益。一开始的时候,他在军部当参谋,其实我军的参谋没有国军重要。
![]()
但舒适存毕竟做过团长,还是从军十几年的老兵,当个小小的军部参谋还是游刃有余的。在部队作战的时候,他提出的电子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
他的优秀表现,成功让彭老总注意到了他。彭老总当时心想,部队什么时候来了个这么机灵的参谋?
![]()
经过彭老总的观察,认为他只当一个参谋屈才了。所以在不久之后,他被提拔为红八军参谋长,这个职位已经不算低了。
而就在1932年,彭老总再次提拔他为作战科长,调任红三军团总指挥部参谋处。这样的履历,放到建国时少说是中将。
![]()
背离革命
只是很可惜,他在人生的关键路口,选择了一条岔路。那是在1932年8月,彭老总很信任的郭炳生背离革命,投靠了国民党。
而他的这个行为,最终导致了我军四名干部离队投靠国民党,其中就有舒适存。投靠国民党之后,他因为熟知我军情况受到了赏识。
![]()
甚至因此得到了老蒋的亲自召见,还被保送到了陆军大学。在国民党想要往上爬,进这个大学进修是必需的。
谁能想到,一个杂牌中的杂牌,居然也有一步登天的机会。而就在从陆大毕业之后,他得到了郑洞国的赏识。
![]()
郑洞国是黄埔一期,老蒋嫡系。得到了他的赏识,舒适存才将自己真正变成了中央军的一员。
在郑洞国的帮助下,他开始步步高升。当然,他能高升也是因为自己有本事。在台儿庄战役中,他得知统帅部要将兵力集中在临城。
![]()
但他认为,集中在临城不如沿着运河布防,那样更符合实际战况。当时大部分人都不信他,是他一力陈词,终于劝说统帅部改变了命令。
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国军取得了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大捷。之后,他还跟着杜聿明参加了昆仑关会战。
![]()
淮海战役的时候,他是杜聿明的参谋长,职位还在文强之上。但杜聿明和文强都被俘虏了,他却逃过一劫,最后还去了台湾。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他接到了杜聿明的命令,杜聿明让他去南京向老蒋报告战场情况。
![]()
他去了之后,带了老蒋的亲笔信回来。之后的一段时间,他就成了老蒋和杜聿明的空中信使,在南京、陈官庄两头跑。
杜聿明被俘的前一天,他刚刚到达南京。当时他正在和南京商量空投物资的事情,却突然接到了杜聿明的电报。
![]()
杜聿明告诉他,部队已经全乱了,他们撑不到明天了,自己已经下令分头突围。就这样,南京也没了向前线空投物资的必要,他也因此逃过一劫。
后来,老蒋让他戍卫南京,他本来也是应该被俘虏的。但就在我军进攻南京之前,孙立人邀请他去台湾练兵。
![]()
他想了想,继续留在大陆也没什么出头之日了,还不如和老蒋去台湾。尤其是他曾经背离革命,害怕被我军清算。
所以孙立人一邀请,他马不停蹄就飞往了台湾。就在他到台湾之后不久,南京就被解放了。他在台湾生活富足,活到了92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