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律舟法学人
作者 | 查理盐
在法学教育界,中国有"五院四系",美国有"T14",它们都是各自国家法学教育的顶尖代表。
但如果让这两大阵营"打一架",谁能赢呢?
是中国的传统法学底蕴更胜一筹,还是美国的精英法学院更占上风?今天,我们就来一场"纸上论剑",看看哪边的法学院更厉害!
01
第一回合:中国"五院四系"——法学界的"武林正宗"
"五院四系"是中国法学教育的传统强校,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的"名门正派",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五院"——专业的法学院校
中国政法大学(法大)——法学界的"少林寺",中国法学教育的扛把子
西南政法大学(西政)——曾经的"法学黄埔军校",培养了众多司法系统大佬
华东政法大学(华政)——上海滩的法学霸主,经济法、国际法实力强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法)——财经+法律的211选手,商法、经济法突出
西北政法大学(西法大)——西北地区的法学重镇,刑事法、民族法特色鲜明
"四系"——综合大学的法学系
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教育的"天花板",国际法、理论法超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立法者的摇篮",宪法、民商法全国顶尖。
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国际法独步天下,学术氛围浓厚。
吉林大学法学院——东北法学重镇,刑法、法理学实力不俗。
特点总结
历史底蕴深厚:许多法学院校可追溯到民国甚至清末。
学科体系完整:理论法学强,但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就业方向集中:多数毕业生进入公检法、政府机关或国企。
02
第二回合:美国T14法学院——精英律师的"流水线工厂"
美国法学院校T14名单
美国的T14法学院是法律界的"常春藤联盟",毕业生遍布全球顶级律所、政府机构和跨国公司,按2023年US News排名,美国T14法学院排名如下:
1、耶鲁大学法学院——学术型法学院的巅峰,适合想当教授或法官的人。
2、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硅谷法律精英的摇篮,科技法、知识产权法超强。
3、哈佛大学法学院——全球最知名的法学院,JD、LLM竞争激烈。
4、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法律经济学的大本营,学术氛围浓厚。
5、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华尔街律所的"人才储备库",公司法和金融法顶尖。
6、纽约大学法学院(NYU)——国际法、税法全美第一,地理位置无敌。
7、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商法强校,沃顿商学院资源加持。
8、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公立常春藤,政府法律人才输出地。
9、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科技法、环境法领先,靠近硅谷。
10、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法学院——学术氛围好,国际法、宪法强。
11、杜克大学法学院——南方顶级法学院,公司法和国际法强。
12、西北大学法学院——商法、诉讼实务强,注重职业导向。
13、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小班制精英教育,国际学生比例高。
14、乔治城大学法学院——华盛顿特区的地头蛇,政府关系法、国际法强。
特点总结
高度职业化:毕业生主要进入Big Law(顶级律所)、政府或企业法务。
国际化程度高:LLM项目吸引全球法律精英。
学费昂贵,但起薪也高:顶级律所起薪约20万美元/年)。
03
第三回合:五院四系 vs. T14——全方位PK
学术影响力
中国:理论法学强,尤其是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但国际学术影响力有限。
美国:法学研究更前沿,尤其是法律经济学、科技法、国际商法,学术论文全球引用率高。
胜出:T14(国际化研究更占优)。
就业竞争力
中国:毕业生主要进入公检法、政府机关或国企,红圈所(顶级律所)竞争激烈。
美国:T14毕业生轻松进入Big Law、联邦法院或跨国公司,起薪远超中国同行。
胜出:T14(薪资和职业发展空间更大)。
国际化程度
中国:国际化在提升,但整体仍以国内法律体系为主。
美国:LLM、JD项目吸引全球学生,毕业生遍布国际组织、跨国律所。
胜出:T14(全球法律市场的通行证)。
学费与性价比
中国:学费相对低,公立院校一年仅几千到几万人民币。
美国:T14学费高昂,JD三年总成本约30万美元,但高薪能回本。
胜出:五院四系(更适合普通家庭)。
校友资源
中国:校友遍布司法系统、政府高层,体制内人脉强大。
美国:校友主导全球顶级律所、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
平手:各有优势,取决于职业方向。
04
最终结论,谁更厉害?
“打架”结论
如果比国际化、薪资、学术前沿性,T14完胜,毕竟美国法律市场全球领先,Big Law的薪资让人眼红。
但如果比体制内影响力、性价比、本土法律实务,五院四系不输,毕竟中国的法官、检察官、政府法律顾问大多来自这些院校。
所以,这场"架"打下来,结论是:
想赚大钱、闯荡国际法律市场? 去T14。
想进体制、深耕中国法律体系? 五院四系是你的最佳选择。
05
最后的友情提示
无论你选择五院四系还是T14,法学生的终极归宿都逃不过以下命运:
发际线保卫战
中国法学院:大陆法系的痛苦谁能懂?!熬夜背《民法典》,头发在法条里悄悄离家出走。
美国法学院:虽然不用背法条,但案例法的学习也不容易啊!凌晨3点改Memo,发量在LexisNexis的检索中灰飞烟灭。
结论:法律不会让你秃,但“请求权基础”会。
职业幻觉 vs 现实
入学前:中国学生:“我要成为正义的化身,推动法治进步!”
美国学生:“我要进Big Law,年薪20万,走上人生巅峰!”
入学后:
中国学生:“法官/检察官/律师,哪个岗位考公竞争小一点?”
美国学生:“我的20万工资,为什么一半要交给IRS和律所咖啡机?”
终极共通点——法律人的自我安慰
中国:“虽然工资低,但我有编制!”
美国:“虽然负债高,但我有职业尊荣!”
所以啊,无论是五院四系的"体制内稳如老狗",还是T14的"年薪百万金光闪闪",法律这条路从来就没有轻松的选择——只有掉不完的头发、爆不完的痘痘和考不完的试。
但你知道吗?当你在深夜啃着《刑法》第239条时,地球另一端的某个T14学生也在为"consideration"和"promissory estoppel"抓狂;当你终于通过法考喜极而泣时,纽约某律所的T14毕业生正对着300页的尽职调查报告默默流泪。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原来全世界的法律人都共享同一份痛苦,也终将在某个案卷堆积如山的深夜,对着电脑屏幕同样在苦笑。
但别怕,秃了的脑袋和爆痘的脸庞更显智慧,熬过的夜终将照亮法庭。
毕竟这世上只有两种人最温暖:
一种是法律人,另一种是决定要成为法律人的人。
点击进入下方小程序
获取专属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 | 金梦洋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