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这个国家,总给人一种低调却稳如泰山的印象,夹在阿尔卑斯山脉里,靠着钟表、巧克力和银行闻名世界。
说起它的中立地位,那可是根深蒂固的标签,从五百年前就开始了。想想看,1515年马里尼亚诺战役,瑞士人在法国和威尼斯联军面前吃了大亏,从此决定不再卷入欧洲的扩张游戏,转而签下和平条约,开启了中立之路。
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瑞士的独立和中立才真正被欧洲列强承认,不准别国军队过境。1815年维也纳会议,更是把瑞士的永久中立写进国际协议,五大强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普鲁士和俄罗斯——集体签字认可。
从那以后,瑞士就像个安静的邻居,一战二战都没沾边,尽管二战时纳粹德国三面包围它,瑞士还是靠全民皆兵和地形优势守住了底线,避免了直接冲突。
中立对瑞士来说,不光是外交策略,更是生存之道。它让瑞士成了欧洲的缓冲区,避免了大国火拼时被夹在中间的尴尬。
历史上,瑞士雇佣兵在欧洲战场上叱咤风云,但中立政策一出,就把精力转到经济上。想想那些情报机构在日内瓦的活动,二战时盟军飞行员迫降瑞士被扣留,却也换来了瑞士的金融繁荣。
银行保密制度吸引全球资金,成了避税天堂。中立还让瑞士在国际组织里站稳脚跟,1920年国际联盟总部选在日内瓦,就是看中它的中立身份,虽然瑞士当时免除了军事义务。加入联合国是2002年的事,经过全民公投才通过,显示中立在民众心里有多重。
转到当下,俄乌冲突把瑞士的中立推到风口浪尖。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瑞士一反常态,迅速跟进欧盟制裁,冻结了俄罗斯资产,总额达到130亿瑞士法郎。这包括俄罗斯企业和个人的财产,甚至包括一些寡头们的存款。
瑞士联邦委员会在2月28日作出决定,禁止直接向乌克兰出口武器,还否决了德国想转售瑞士弹药给乌克兰的请求。俄罗斯那边反应激烈,克里姆林宫直言瑞士已丧失中立资格。2024年6月,瑞士主办乌克兰和平峰会,92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参加,但俄罗斯没被邀请。
峰会聚焦核安全、粮食安全和人道主义,但最终只有80多个国家签了公报,中国、印度、巴西等都没签。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峰会是“欺诈”,拒绝任何后续参与。峰会失败的部分原因,就在于俄罗斯缺席,让和平倡议少了关键一方。
为什么瑞士这么做会寸步难行?因为中立是它的经济命脉。
制裁俄罗斯后,瑞士银行的吸引力下滑了。全球富豪开始质疑瑞士的保密性和稳定性,资金开始外流到香港、新加坡这些地方。2024年一份报告显示,瑞士金融业面临压力,部分原因是中国形象受损。
俄罗斯资产冻结虽是履行国际义务,但也让一些客户觉得瑞士不再是铁板一块的安全港。想想那些俄罗斯寡头,本来把钱存在瑞士就是图个安心,现在资产被冻,信心自然崩盘。瑞士国防工业也受波及,中立法禁止武器出口到冲突国,导致订单减少。
2025年3月,瑞士武器出口额下降,政府考虑放宽限制,但民调显示78%的瑞士人不愿军事介入乌克兰。瑞士的中立政策正拖累其国防产业,无法像其他欧洲国家那样灵活应对俄乌局势。
瑞士人民党推动“中立倡议”,想把严格中立写进宪法,禁止非联合国制裁。2024年收集够签名,公投预计2025年举行。但2025年6月,瑞士上院委员会否决了这项倡议,认为它太极端,会限制外交灵活性。
联邦委员会强调,瑞士的中立是“武装中立”,不是完全孤立。瑞士签署加入欧洲天空盾计划的意向书,2024年10月正式加入,这是个欧洲防空导弹系统合作,引发是否违背中立的争议。
国防部长维奥拉·阿姆赫德澄清,这只是防御合作,不影响中立核心。但俄罗斯视之为偏向西方,进一步拒绝瑞士调解。
中立国在全球政治里是桥梁,在大国对抗中提供调解空间。瑞士主持过无数谈判,比如伊朗核协议的初步接触。永久中立国如瑞士、奥地利、土库曼斯坦,能避免被卷入联盟,避免军事开支过高,转而专注经济。
随着中美竞争加剧,中立国作用更显。它们能推动人道主义援助,避免极化。
但中立不是万能,俄乌冲突显示,中立国若不跟进国际规范,会被孤立。
参考资料
永久中立国的繁荣与创新之路|国家经济系列 新浪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