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进四校!上海这所“三梯队中学”如何改写学区排位?
7人进四校!这所"菜中"如何改写上海学区规则
告别名校崇拜!杨浦教育洗牌背后的草根革命
教育公平的破冰时刻!杨浦东外滩学区突围战
教育公平的生死竞速:杨浦学区重构启示录
强校工程三年考:杨浦普通中学的绝地反击
![]()
杨浦中考排位正在上演现实版"鱿鱼游戏"。2025年四校自招放榜,名不见经传的十五中学竟以7人录取杀进全市公办十强,辽阳、三门等校紧随其后。这场看似黑马频出的乱局,撕开的却是教育资源分配最残酷的真相——优质教育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而是政策与资本博弈的筹码。
![]()
新江湾神话的裂缝
复旦二附校14人斩获四校入场券的数据依然耀眼,但知情者都明白这座"神校"正站在转折点。2024年该校42名四校录取者中,超过34人是教职工子女,而2028年首批纯地段生中考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
更值得玩味的是新江湾教育集团的扩张逻辑:
交附杨浦实验首年招生吸引近两万人报名,中签率仅12%,背后是校长徐向东同时执掌交附嘉定、闵行两所分校的顶级资源调配;
同济附属新江湾官宣"子地生占比超50%"(引自学校2024级家长会记录),校长徐翔直接将民办存志体系移植公办赛道。
当家长挤破头争夺名校"嫡系"入场券时,很少有人追问:集团化办学究竟是教育资源下沉,还是新一轮垄断的开端?
![]()
老牌学区的死亡螺旋
鞍山板块用十年时间演绎了学区泡沫的破灭。二师附小+铁岭中学的黄金组合曾让这里老破小单价冲破12万,如今均价却跌破7万。
铁岭中学2024年逆袭"一梯队"后迅速回落,暴露出强小弱初模式的致命伤——优质生源被民办收割,公办初中沦为教育流水线上的残次品加工厂。杨浦区教育局2024年统计显示,板块内小升初优质生源流失率高达63%。
比房价暴跌更触目惊心的是资源投入的断层。教育部2019年义务教育经费审计报告显示:杨浦区内生均经费最大落差达1.3倍,而鞍山与东外滩的差距恰是这一数据的微观镜像。
![]()
东外滩逆袭的三张底牌
十五中学的爆发像场精心策划的闪电战。这所两年前还挂着"存志东校"牌子的普通初中,今年突然向四校输送7名尖子生。
解密逆袭密码需要看清三股合力:
政策东风:作为上海市"强校工程"首批实验校,控江中学抽调12名高中教师驻校授课,直接促成2024届10.6%的考生突破700分;
生源重组:阳浦小学摇号落选学生批量转入,倒逼学校启动分层教学改革;
财政输血:杨浦区2024年38%教育附加费投向滨江带,辽阳中学获拨1300万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
耐人寻味的是,当家长争论"存志班解散后十五中能否保持水准",真正关键的变化却被忽略——公办校正通过政策特供突破资源封锁线。
![]()
教育公平的生死时速
杨浦学区排位乱象本质是场资源争夺战:
三门中学借上海财大冠名获取金融课程资源,与同济附中形成学科错位竞争;
上音实验用艺术特长打通升学通道,复旦实验靠科技竞赛突围,多元化路径正瓦解"唯四校率"神话。
但危险警报已然拉响。交附杨浦实验2万人争抢240个名额的盛况,缔造着比民办时代更残酷的筛选机制。当新贵学校用升学率收割声望,普通家庭要付出多高昂的代价?
杨浦教育局内部数据显示:2025年该区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计划中,集团校嫡系占比从2020年41%飙升至67%。这种表面流动的背后,是新资源壁垒的快速成型。
![]()
这场学区乱局藏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当房产中介鼓吹新江湾"名校连锁店",鞍山的旧改工地正挖掘出五十年前的校舍地基。那些被标注"待拆迁"的墙体上,还能依稀辨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斑驳字迹。
十五中学门口最近新栽了七棵悬铃木,校长说这是为今年七个四校录取生种的纪念树。经过的家长总会多看两眼,或许在期待某棵树苗能长成新的林荫道。
毕竟教育公平最朴素的诠释,不过是让每所学校门口都能种下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