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保险市场出现了最魔幻的一幕,
最低分红实现率3%,最高分红实现率1044%,均出自一家保险公司—英国保诚。
评价直接两极分化,有人把他夸上天,有人则说买保诚脑子被驴踢了。
事实到底如何呢?我把香港各大保险公司的最新分红情况整理出来了,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横向去看一看。
以下是2025年最新公布的数据,也就是2024年度分红的具体表现。
这次我主要统计的是美元保单的总现金价值比率,也就是实际派发金额与预期派发金额的比值,实在没有该数值才采用分红实现率,
以公司规模、样本数量、样本年限、平均值、方差等参考指标进行筛选,
可以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
第一梯队是百年大保司,规模较大,评级高,分红稳健。
1、友邦
友邦75款分红产品,平均总现金价值比率95.8%,方差小,
最低实现比率91%,最高实现比率111%,
其中38款10年期以上的产品,分布在91%-101%区间。
2、安盛
安盛42款分红产品,平均总现金价值比率98.4%,方差小,
最低实现比率84%,最高实现比率104%,
其中13款10年期以上的产品,分布在81%-102%区间。
3、宏利
宏利37款分红产品(单指储蓄类),平均总现金价值比率96.8%,方差小,
最低实现比率69%,最高实现比率102%,总现金价值比率高于90%的产品占比97%。
第二梯队
第二梯队公司实力强,分红表现突出。
1、周大福
周大福68款分红产品,平均总现金价值比率100%,方差小,
最低实现比率91%,最高实现比率107%,
其中17款10年期以上的产品,分布在91%-102%区间。
2、国寿
国寿64款分红产品,包括30款10年期以上的产品,
由于没有公布总现金价值比率,只能统计分红实现率,
官方数据,周年分红实现率平均值在87.7%,而终期红利实现率的平均值为100%。
3、永明
永明40款分红产品,平均总现金价值比率98%,方差小,
最低实现比率86%,最高实现比率100%,
其中12款10年期以上的产品,分布在93%-100%区间。
4、忠意
忠意有7款分红产品,所有产品分红100%达成率,最长分红披露时间是8年。
第三梯队
第三梯队公司有实力,但分红优缺点明显,有的波动大,有的样本少。
1、保诚
保诚69款分红产品,平均总现金价值比率91.8%,方差大,
最低实现比率68%,最高实现比率160%,
其中27款10年期以上的产品,分布在74%-160%区间。
2、万通
万通43款分红产品,平均总现金价值比率99.8%,方差小,
最低实现比率91%,最高实现比率100%,
其中3款10年期以上的储蓄险保单,分布在98%-100%区间。
第四梯队
第四梯队公司规模偏小,经营时间短,分红欠佳。
1、太平洋人寿
太平54款分红产品,16款公布了分红数据,波动小(98%-101%)
周年红利实现率平均值99.2%,终期红利实现率平均值101.5%。
2、太保
太平洋11款分红产品,所有产品分红100%实现率,最长2年期。
3、富卫
富卫68款分红产品,包括17款10年期以上的产品,
终期红利实现率和复归红利实现率的平均值均在85%以上。
分红实现率的误区
最后说下,新手在看港险的分红实现率的时候,容易陷入几个误区,
1、迷信分红实现率的数值,觉得数值越高,收益越高
要知道,分红实现率≠实际收益,
比如说:
A产品:预期分红20w美元,实现率100%→实际到手20万美元
B产品:预期分红30w美元,实现率80%→实际到手24万美元
虽然A产品的实现率更高,但B产品的实际到手金额反而更多。
来看两张真实的保单:
(友邦:盈御3)
(宏利:宏挚传承)
投入50万美金总保费,第个保单10年,
友邦保单价值为62万,100%实现率,到手62万美金,
宏利保单价值为70万,90%实现率,到手63万美金。
像宏挚传承这种保单价值预期高的产品,即便实现率打点折,但实际的到手收益反而会超过一些100%实现率的产品,所以不能迷信数值越高,收益就越高。
2、认为全部产品100%分红实现率的都是好公司
人们在面对未知选择时,老是希望听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比如“全部产品”+“100%分红”这个宣传说法就俘获不少人的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全部产品”既可以指5款,也可以指50款,可以成立生效了3年,也可以成立生效了10年,显然都是后者肯定更有说服力。
3、关心分红实现率而不关心总现金价值比率
香港储蓄分红险的总收益=保证收益+非保证的分红收益,
而非保证分红还分为周年红利、复归红利和终期红利,所以衍变出了很多种分红实现率,
把单一的分红实现率看作是产品的整体收益情况,其实不太科学。
以保诚的「创未来基本储蓄计划」为例,
2014年之前投保的保单,红利分红如下:
(分红实现率)
现金红利实现率83%;终期红利实现率1044%,
只知其一,可能会陷入两种极端:过度悲观和过度乐观。
但实际上,这款产品的总现金价值比率是160%,即我们实际到手的钱是年度保单现金价值的160%。
(总现金价值比率)
1044%终期红利实现率,为啥实际到手收益只有160%呢?
由于实际到手收益=保证金额+现金红利金额*83%+终期红利金额*1044%
经过测算,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款高保证的美式分红产品,保证金额和现金红利占比很高,而终期红利占比很少,
如此一来,即便终期实现率很高,也并没有拉升太多的整体收益。
当然,总现金价值比率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把保证金额也算进去了,不能精准反映出分红部分的投资能力。
总的来说,两个指标都很重要,但如果想了解产品的总收益情况,还是总现金价值比率来得更稳定、直观。
如何通过分红/总现价实现率选出好产品?
以下三个指标很重要:
1、产品数量
数量越多,越有参考价值。
2、公布年限
保险公司披露的保单年限越长,越能检测出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能力,最好是10年、20年以上的产品。
3、方差
分红险是保险公司通过资产配置来赚取收益,投资策略不同,保单的风险性也不一样,如果想稳点,那就选分红方差较小的保险公司。
小结
第一梯队:闭眼入,公司大,分红靓,包括友邦、安盛、宏利;
第二梯队:结合产品优势,包括忠意、周大福、永明、国寿;
第三梯队:需要认真考虑搏一搏,保诚波动大,万通长期数据少;
第四梯队:需反复考虑,有太平、太保、富卫。
注:本文所有分红都是美元保单数据,想要获取香港各大保险公司最完整的分红数据,可以观驻我的同名gzh: 胡胡的全球笔记,获取详细资料,暗号【实现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