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集团的重点关卡,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总有一群身影坚守着岗位。他们查验证件一丝不苟,巡逻值守昼夜不息,清理隐患冲锋在前,以忠诚和汗水铸就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他们,就是淮海集团保卫部护卫队。
![]()
一组数据,串起对岗位的坚守
![]()
47000,4200,7300,120,73450……在护卫队的工作汇报中,有着这么一组数据十分显眼。逐帧剖析,则串起了过去一年护卫队全员对岗位的坚守。
47000+小时,是他们过去一年的累计执勤小时数,相当于不眠不休5年多;
4200+车次,是他们过去一年对入库车辆的查验,琐碎中透露着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7300+人次,是他们过去一年对入库人员证件的查验,守好“准入关”,才能更好保障库区安全;
120+人次,是他们克服人员紧张,抽调精干力量高效完成产品铁路、公路押运及厂区划线等多项联勤联动任务;
而73000+平方米,则是他们全年对库区及周边排洪沟、杂草树木、消防隔离带清理的面积总数,就是想有效消除汛期、火灾等重大安全隐患。
这些数字,看似冰冷而无聊,背后则有着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其中有努力,有汗水,也有担当。
准军事化管理,锻造“铁军”作风
![]()
面对新形势下的安全挑战,护卫队于去年5月吹响了全面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的号角。他们依据相关要求,量身定制护卫队管理办法,将铁的纪律注入日常血脉。
每周倒班间隙,嘹亮的口号划破库区宁静。全体队员列队、整装、检查、学习、安全宣誓一气呵成。这不仅是一次仪式,更是安全意识的熔炉——隐患被无情曝光,整改措施即时部署,责任精准到人。
“一年多的准军事化熔炼,锻造出护卫队崭新的精神风貌。”班组长杨志勇感慨道,“一开始我们也觉得有些流于形式,但时间一长,却发现正是这些点滴要求,提升了队伍的规范化水平,为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与此同时,他们还刀刃向内,系统修订“内部考核办法”,精心打磨“重点要害部位防火、防盗、防破坏应急预案”,用制度为安全运行架设高压线。
规范的言行、严整的纪律、高效的管理,让这支队伍从内而外焕发钢铁气质,为守护淮海集团命脉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石。
除隐患于未萌,守护库区安澜
![]()
隐患是安全的死敌。护卫队以高度的警觉和雷霆的行动,将威胁扼杀于萌芽。
汛期来临前,护卫队全员会化身“清淤战士”,在烈日下挥汗如雨,高效完成两库总计5000多平方米排洪沟的彻底清理,为库区安全度汛疏通了生命线。
夏秋草木丰茂期,护卫队员的身影成为移动的“安全屏障”,分三次对库区主干道及周边杂草进行大规模清理,总计超过4.3万平方米。
而到了11月,护卫队成员对2.4万平方米消防隔离带的彻底清理,则如同一把“安全剃刀”,精准剜除了深藏的消防隐患,让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全年隐患整改工作形成有效闭环,为淮海集团重点要害部位构筑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党员争先、群众优先
![]()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护卫队将战斗堡垒筑在安全最前沿。他们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积极投身组织生活,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当急难险重任务降临,“党员突击队”的旗帜瞬间集结。在某产品的攻坚战中,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强度大、周期长的巨大压力,党员骨干挺身而出。他们带头协调沟通,安全想在前,重活冲在前,硬是在人员紧张、年龄结构偏大的困难下,安全高效协助完成,让“党员争先、群众优先”的誓言在实战中熠熠生辉。
护卫队的温度,不仅体现在钢铁防线上,更流淌在细微关怀中。“在我们眼中,安全无小事,在日常巡视中,我们不仅会按时检查两库厨房灶具、液化气罐,更会主动协调更换壶关库老旧电话线路。”中队长焦雪刚说道。而这样的举动,不仅确保库区通信命脉时刻畅通,而且让“人间烟火”在小组成员心中安全升腾。
数字无言,却铭刻着忠诚;身影平凡,却肩负着重任。保卫部护卫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铁军”作风,日夜守护着企业的安全命脉。他们不仅是库区的“守门人”,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他们以脚步丈量责任,用忠诚铸就屏障,在重点要害的每一寸土地上,书写着“钢铁防线”的传奇。
文/图 晋爽
部分照片由保卫部提供
编辑:晓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