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肿瘤治疗的利器(二十八)
上期我们聊到小腿转移病灶能不能用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的问题,今天我们接着聊聊单侧肺部大恶性肿瘤能不能用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的问题。
因为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有在处方剂量线(临床上我们一般以5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附近的等剂量曲线(40%到60%之间的等剂量曲线)相互紧贴,剂量在处方剂量线附近,从高剂量到低剂量迅速跌落,尽了最大限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使正常组织和器官免受大剂量照射这一剂量学优势,使得肺部受照射剂量明显较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风险相对较小,我们可以利用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这一独特的剂量学优势治疗肺部大恶性肿瘤肿瘤病灶。
对于无法耐受外科手术切除或者不愿意手术切除的肺部大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只要患者能够配合和保持治疗体位,没有大量胸、腹水者;无严重感染者; 肺功能好,无明显肺气肿、肺心病; 患者意识清楚,没有合并严重内科基础疾病,预计能安全实施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的患者,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可以作为一种局部治疗选择。
下面来看看实际的例子。
患者男,49岁,诊断:左下肺鳞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cT4N1Mx;
2021年5月11日-2021年5月28日针对左下肺巨大病灶行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
为了减少肺组织受照射剂量,故患者采用俯卧位,用真空负压袋固定患者,增强CT扫描定位获取平扫和3个时相计划用CT影像数据,在安装有治疗计划系统(简称“TPS”)软件的专用电脑上,自动提取皮肤和双肺轮廓,分别在不同时相的定位CT影像上仔细勾画出肿瘤病灶(GTV1、GTV2、GTV3、GTV4)和食管、脊髓、心脏等危及器官,通过逻辑运算,由GTV1、GTV2、GTV3、GTV4生成ITV(目的是评估肿瘤动度),适当外扩ITV形成PTV,靠近食管、脊髓处适当修回。布靶点,以5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使50%等剂量曲线尽可能和PTV外形相似(适形),(如图1、图2所示)。300cGy/次,每天一次,周一到周五治疗。
![]()
![]()
![]()
![]()
![]()
图1: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等剂量曲线:40%(藤黄)、45%(紫色)、50%(红色)、55%(深黄色)、60%(浅黄色)等剂量曲线
注:等剂量曲线就是不同射线的照射范围。
![]()
图2 粗箭头所指为巨大的肿瘤病灶,和右下方细箭头所指白色的心脏相比较,差不多一样大
7次后重新CT增强定位,获取平扫和3个时相计划用CT影像数据,在安装有治疗计划系统软件的专用电脑上,自动提取皮肤和双肺轮廓,分别在不同时相的定位CT影像上仔细勾画出肿瘤病灶(GTV1、GTV2、GTV3、GTV4)和肝脏以及双肺、脊髓、食管、心脏等危及器官,通过逻辑运算,由GTV1、GTV2、GTV3、GTV4生成ITV,适当外扩ITV形成PTV,靠近食管、脊髓处适当修回。布靶点,以5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使50%等剂量曲线尽可能和PTV外形相似(适形)。300cGy/次,每天一次,周一到周五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包全PTV的实际的等剂量曲线可能是60%等剂量曲线,按照50%等剂量曲线为300cGy,中心最大剂量可以达到600cGy,而60%等剂量曲线的剂量就是600cGy×60%为360cGy。
分别在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后20天(图3)、治疗后1年(图4)、治疗后3年时间随访(图5),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效果满意。
本例患者从2021年5月11日到2024年5月25日最后一次微信随访,存活时间差不多3年。但患者由于自身其他原因,未进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灶治疗。
![]()
图3 治疗后20天复查CT(左图)与治疗前(2021.5.10)定位CT(右图)比较,左肺下叶肿瘤明显缩小
![]()
图4治疗后1年(2022年5月6日左图)CT检查示:病灶基本消失。右图:2021年5月10日治疗前CT
![]()
图5 2024年4月22日当地CT所示:原来所做治疗病灶无明显变化,但出现上纵膈淋巴结转移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期待下次再会。
作者:李崇国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
审核:董昱 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 研究员
【点击上方图片或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科普作品征稿通知(2024年12月更新,征稿长期有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