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号,河北还热得人直擦汗,可离立秋只剩11天了。今早出门风凉,晌午又晒得人睁不开眼,这天气真没准儿。
农村老辈人常念叨“立秋在头,春节不穿袄”,今年立秋是8月7号,农历六月十四。按老话,“立秋在中,温度适中”,可这说法准吗?再看大寒,2025年大寒在农历腊月廿一,又赶上“月尾”。
另句农谚“大寒在月尾,春节冷死鬼”,这俩说法碰一块儿,该信哪个?
去年河北冬天,腊月里还下了场雨夹雪,麦苗倒是喝饱了水。
可农谚是老辈人看天吃饭攒的经验,放现在还灵吗?咱村王大爷说:“前十年立秋在七月,冬天冷得水管子都冻裂。
”李婶子接话:“去年立秋早,冬天倒没那么冷,这事儿说不准。
”气象站数据显示,近五年河北冬季平均气温升了0.
8℃,极端低温少了。但2023年大寒在月中,那年春节倒飘了雪,地上积了半尺厚。
农谚像本老黄历,能给个大概方向,可天气哪能全按本子来?就说今年立秋“在中”,按老话春节不冷不热,可大寒“在尾”又说冷。这矛盾咋解?
有人说“两谚相碰,取中间”,有人说“看近年趋势更准”。咱农民最关心啥?
春节冷不冷是小事,冬小麦别冻坏才是大事。
去年冬天暖,小麦返青早,可春旱来得猛,浇地多花了不少钱。
要是今年春节冷,雪多了墒情好,开春少浇两遍水,能省不少力。冷有冷的好,暖有暖的忧,农谚里藏的是老辈人的生存智慧。
现在科技发达,手机能查天气预报,可农谚还是咱心里的“土指针”。2025年春节到底冷不冷?
农谚给了个说法,具体还得看腊月里的天。您觉得农谚准吗?
身边有按农谚看天准的例子不?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