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自来水异味如粪水:这样的水怎么流进了千家万户?
原创君之言之君之言之2025年07月19日 22:03湖北标题已修改
7月16日一早,杭州余杭仁和、良渚多片小区居民拧开水龙头,水色发浑、气味熏人,棉柔巾一裹龙头便留下黑褐残渣。
当天8时,仁和水厂嗅味指标异常报警,水厂紧急切换苕溪原水,冲洗管网、二次供水箱。
17日傍晚水务集团通报“水质已恢复”,并承诺每户减免7月水费5吨。
18日,杭州嘉澍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出具应急报告,色度、浊度、臭和味等六项常规指标“均符合国标”,但微生物、有机物指标因需48小时培养而空缺。
居民仍不敢用,追问异味源头。
19日区政府再发通报:专家组初步锁定“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硫醚类物质”,具体原因仍在溯源,并澄清“粪水”谣言。
可这份“藻类说”并未平息众怒,大家只想知道,如此恶臭的水,怎么一路闯过层层关口,流进千家万户?
自来水从取水口到家家户户,是有着严格的流程和检测的。
先是在取水口设置有在线仪表,对藻类、浊度、嗅味24小时连续监测,如异常时会自动报警,原水随即被隔离。
接着进入水厂,经混凝、沉淀、砂滤、臭氧活性炭、消毒等工艺。
每道工序都有中控室实时曲线,每2小时人工复检,出厂前再做106项全分析,合格后才由泵房输入市政管网。
管网中途还有水质采样点、小区二次供水池清洗消毒,最终才抵达居民龙头。
这条严密链条,本该把风险挡在厂外、池外、管外。
然而事实却是居民先用鼻子发现水臭,再用棉柔巾证实水里带渣,水厂的在线仪表、化验室、出厂报告统统失灵。
如果说藻类爆发是突发自然因素,为何只有这片区域中招?
取水口第一道闸门为何没有提前预警?
水厂出厂水为何闻不到臭?
要么监测形同虚设,要么数据被人为放行,无论哪种,都是失守公共安全底线的重大责任事故。
公共卫生无小事,民生信任伤不起。
必须立即启动独立第三方调查,公开全部原始监测记录、工艺运行日志、出厂批次报告。
必须追责到人,让失守的环节,签字的负责人,拍板的决策者一一现身。
必须举一反三,把在线监测数据实时向市民公开,把二次供水池清洗消毒纳入常态化执法。
唯有如此,臭味才不会卷土重来,公信力才不会再被稀释。
公共卫生事件,考验的是公信力,不公正的结论只会越抹越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