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的“怀旧局”:鸭肉酱借山姆“重出江湖”
最近,周黑鸭干了一件让老粉直呼“爷青回”的事——下架多年的鸭肉酱,居然在山姆会员店“复活”了!这款新品全名“周黑鸭风味鸭肉酱”,山姆APP显示,大颗粒鸭肉添加量≥35%,配方精简到“0添加防腐剂”,售价39.9元两罐(720g),配馒头、拌饭、调沙拉都能用,简直是“懒人福音”。
图片源于网络
要说这事儿最妙的地方,是周黑鸭的“怀旧牌”打对了地方。2013年他们就推出过“地道”系列酱料,其中鸭肉酱净含量才100g,包装上写着“鸭肉风味酱”,现在新版直接把“风味”改成“鸭肉”,还把添加量标得明明白白——这操作,像极了老歌重唱时改两句词,既熟悉又新鲜。
山姆成“香饽饽”:零食品牌的新战场
周黑鸭可不是唯一“抱山姆大腿”的品牌。今年以来,洽洽、有友、卫龙、泸溪河等十多个品牌,要么新进山姆货架,要么和山姆共创“特供款”。比如有友的脱骨鸭掌,在山姆月销超20万件,单月卖1398万;洽洽靠山姆卖葵珍瓜子,去年总体销售额约2亿;就连周黑鸭自己的卤料包,上架首月就冲进山姆调味酱菜热度榜前十。
为啥大家都盯上山姆?说白了,现在零食行业增速放缓,品牌们急需找新渠道“续命”。山姆作为国内仓储会员店龙头,56家门店覆盖中高端家庭客群,消费能力强、复购率高,简直是“销量增长神器”。就像咱小区门口的超市,平时人不多,可一旦打折,大爷大妈能把货架搬空——山姆就是那个“高端版打折超市”。
健康化+场景化:鸭肉酱的“翻红密码”
周黑鸭这次回归,可不止“卖情怀”。新版鸭肉酱主打“0添加防腐剂”,配料表里鸭肉排第一,添加量≥35%,这符合当下“清洁标签”的潮流——就像咱买酸奶,现在谁还看“风味发酵乳”,都盯着“生牛乳≥90%”的标。更聪明的是,他们把使用场景写得明明白白:配馒头、拌饭、调沙拉,甚至能当“烹饪调料”,这等于告诉消费者:“这罐酱能承包你一周的饭!”
更值得玩味的是,周黑鸭和复合调味料企业申唐产业合作,推出卤料包,打通“即食”和“烹饪”场景。这操作像极了手机厂商做“生态链”——先卖手机,再卖耳机、手表,最后让你离不开整个系统。周黑鸭显然想从“卤味零食”升级为“家庭餐桌解决方案”,山姆只是第一步。
渠道背书VS产品力:品牌能“躺赢”吗?
不过,山姆的“光环”也不是万能的。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提醒:“大企业有制造能力,但产品市场认可度低,经过山姆改良后能获取收益,说明企业生产的产品欠缺对消费者需求预判。”换句话说,如果品牌自己没两把刷子,光靠山姆的渠道背书,迟早会被反噬。
比如有友的脱骨鸭掌,在山姆卖得火,靠的是“山椒味”的差异化;洽洽的葵珍瓜子,打的是“高端定位”。周黑鸭的鸭肉酱想持续火,也得在口味、健康、场景上不断创新——毕竟,消费者不是“韭菜”,第一次为情怀买单,第二次就得看真本事了。
当“回忆杀”遇上“新消费”,谁在定义好吃?
周黑鸭的鸭肉酱“重生”,像面镜子照出了零食行业的焦虑与突围。一方面,老品牌靠“怀旧”唤起记忆,另一方面,又得用“0添加”“场景化”迎合新需求。这像极了咱小时候吃的老冰棍,现在加了奶油、坚果,价格翻了几倍,可还是那个味吗?
更让人深思的是,山姆的“特供款”为啥能火?因为它们精准戳中了中高端家庭的需求——既要品质,又要便利,还要点“小奢侈”。就像有人买山姆的烤鸡,不是因为它比菜市场便宜,而是因为“山姆的烤鸡,吃着有面子”。
你会为“情怀”买单,还是等“真香”?
从“下架老款”到“山姆复活”,周黑鸭的鸭肉酱像一场“消费实验”。您觉得,老品牌靠“回忆杀”能走多远?如果您的童年美食“重生”,您会因为情怀尝鲜,还是更看重产品本身的创新?好吃的东西,从来不是“炒冷饭”,而是“老树发新芽”
本文看法及观点仅供参考,细节如有纰漏和异议,还请补充和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