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TCE的众多BD交易,给人一种TCE非常好搞的错觉。只要搞个CD3抗体,再连上一个肿瘤抗体那就叫TCE,就可以卖钱发大财了!
毫无疑问,CD3抗体是双抗研发的关键瓶颈。但是,事情是那么简单么?
评价一个双抗平台的好坏,尤其是CD3抗体,这个作为瓶颈不能仅仅说我有自己的CD3的抗体就能说过去的!
好的双抗平台要有对于CD3抗体整体认知,构成的技术平台。
CD3是TCR复合物的关键成分,在与肽-MHC复合物结合时协调T细胞激活。TCE一只臂与肿瘤抗原结合,另一只臂与CD3结合以重定向T细胞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
TCE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中显示非常显著的疗效,这得益于与CD3的高亲和力。
目前有靶向CD19、CD20、BCMA 、GPRC5D的血液肿瘤相关TCE,以及靶向gp100和DLL3的实体瘤TCE。
1、难题:细胞因子风暴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TCEs都观察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的副作用,这给TCE的临床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TCEs治疗相关CRS的缓解策略,包括如增加给药频率、皮质类固醇压制,严重情况下,还需抑制IL-6的抗体药物。
尽管可以采取这些缓解措施,但从药物设计的角度,科学家仍需优化安全性和疗效的下一代TCE,理想的TCE应保留抗肿瘤功效但介导的CRS最小。
![]()
2、CD3的亲和力,没那么简单!
为了解决CRS的问题,很多平台首当其冲的想法就是降低CD3的亲和力。
目前获批的TCE大都和CD3e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理论上降低CD3亲和力的设计具有优化安全性的功效。而且,临床前试验表明 CD3亲和力的降低可有效降低细胞因子水平。
![]()
但是这不单单是CD3自己的事情,还涉及TCE和肿瘤抗原结合力和CD3亲和力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因素,如TCE的结构、肿瘤结合表位(近膜端或者远端)、肿瘤抗原的表达丰度和肿瘤类型,也会对此造成影响。
![]()
如上图所示,不同的抗体结构会导致TCE两条臂之间的距离产生不同,同样的,也会对免疫突触的间距造成影响,这就会导致TCR被激活的效率的不同。
同理,靶表位的位置及TCE几何形状可能不利于亲和力低的CD3结合时形成稳定免疫突触,虽然CRS低,但是效果可能会差!
还有的平台对CD3的抗体表位搞差异化化设计,现有的CD3抗体均靶向CD3e,差异化设计可以靶向CD3δe(δ-ε-异二聚体),但是万变不离其宗,T细胞的激活必须和杀伤做到平衡。
3、非临床的挑战不容忽视
首先,对TCE的临床前研究通常使用人源PBMC的体外研究以及PBMC移植的小鼠模型的体内研究。
这样的模型存在PBMC供者的差异,因此导致试验数据变异较大。另外,在体内肿瘤模型中,如何确定合适的肿瘤大小也是非常的“吊诡”的事情。
第二,临床前细胞因子释放的测试暂时没有行业的“金标准”。
无论是测试方法(选择不同细胞系、不同检测方法,结果都会有很大不同),还是到底释放的什么程度是好的TCE?
所有数据的最终解释权,全在研发人员那里。
![]()
第三,就是CD3抗体以及肿瘤抗原抗体的跨物种交叉反应。如果没有交叉反应,通常很难测到脱靶以及非特异的激活。另外,和猴的交叉反应也非常重要,这涉及到GLP毒理的评估合理性。
总之,双抗TCE虽然卖的咔咔咔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双抗管线或者平台都会值钱的!
胖猫今天简单列列自己的思考,认知有限,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
还有其他关于CD3抗体、TCE的文章也欢迎查看:
也欢迎喜欢创新药和创新药BD的朋友们关注胖猫星球,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各种类型的资料,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