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如果AI能让你的团队,两天干完一周的活,你是什么反应?
我猜,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可能会挺高兴的。但你的员工,可能不会开心。甚至有点慌。因为,他们猜得到你的下一句话:
太好了。那剩下的三天,我们把下周的活也干了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者多劳”,从表扬变成了诅咒。你干得越快、任务越多。效率最高的人,反而成了“还有余力,还能再压一压”的人。
于是,大家开始“装傻”。
一份报告,明明用AI辅助,2个小时就能写完,但一定要等到下班前再交。还时不时皱眉头叹口气,表现出足足8小时的艰辛。明明会用AI做表格,但老板问谁会的时候,却都默不作声。
千万别让老板知道,我会用AI。要不然,我的工作量,就得翻倍了。
AI提效,就这样成了一场“迫切推广”和“假装不会”的奇怪博弈。
怎么办?有人想出了一个特别聪明的方法。
他说,我给员工们,设置了一个“摸鱼时间”。
什么意思?
这个人,叫卡兹克,是AI媒体“数字生命卡兹克”创始人,也是我们新栏目“新物种”的嘉宾。2023年,当他在某公司做设计负责人的时候,也想要推广AI。
他把小伙伴们召集在一起,说同志们,AI来了,效率一定会提升。所以之前4天的排期,我们缩短到3天。同事们面面相觑,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果然,又是熟悉的“提效=压榨”那一套。
但是……卡兹克话锋一转。
未来半年,这个3天的排期不变。意思就是,在未来这半年里,如果你真有本事,用AI把活1天干完,那剩下2天,就是你的摸鱼时间。
真的?你是说,只要我活干完了,就能在公司玩两天?
对。你想干啥都行。看抖音,刷小红书,都行。只要你别公放看电影,因为那会打扰到大家。因为这两天,是你凭自己本事挣来的。我绝不打扰,也不会给你派新活。
(图片来源:刘润视频号)
有这好事?一下子,办公室就“炸”了。
刚刚散会,他们就一溜小跑,去研究Chat GPT,研究Mid journey……群聊消息从零星几个,成了99+。甚至吃着吃着饭,想到有什么能优化的提示词,就赶紧回来试试。抓紧,抓紧。活干完,剩下的时间都是白赚的。想干嘛就干嘛。
既然大家怕“干得快=干得多”,那就让“干得快=玩得爽”。
不错。可是,如果从老板的角度琢磨一下,这么做虽然大家开心了,但公司的整体产能似乎也没有增加啊。图什么呢?
不是的。卡兹克说,当你习惯了AI这种高效的工作方式,你就回不去了。就像你有了Excel整理数据,就绝对不会用纸笔一样。而且,虽然有了多的时间,但毕竟人还在公司。你也不太好意思全部摸鱼,肯定会研究更好的工作方法,多做一些事情。
整体下来,团队的产能肯定增加。而且,比你强行推广,增加的多得多。
这个方法,是不是听起来很简单?
是的。有时候,很多管理的好方法,就是这么简单。他只是回答了所有员工,在接受“提效”之前,心里都会问的那个问题: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当员工因为提效被奖励,他就会提得更起劲。而当员工因为提效被榨干,他就会学会“藏一手”。
但是,光有奖励就够了吗?如果员工觉得,学习AI本身就很麻烦,怎么启动第一步呢?
卡兹克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
他曾经给一些影视和游戏公司,提过一些如何用AI提效的建议。怎么搞呢?直接开会说,给大家介绍AI软件,让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吗?
不是。他选择,先找痛点。
我知道你工作很忙,也知道你不喜欢被强压着用新工具。我们先聊聊,你目前工作里,有哪些事,让你特别头疼,但又不得不做。
大家立刻开始吐槽。很多人说,是建模。尤其是细节。一个怪兽的模型,80%的时间,都浪费在吭哧吭哧地,用手去搓那些鳞片、牙齿、皮肤纹理的小细节上。这根本不是创作,纯纯的体力活儿,把人逼疯了。
痛点找到了。接着,才是准备推广AI。
他选了Triple.AI和混元3D两个软件,开了个演示会。老师们,我们找了几款AI工具,似乎可以快速解决一部分建模的问题。这样,各位就能把宝贵的精力,放在创作上了。你们看看,有没有用?要不要试试?
设计师们边看,边交头接耳。好像真有点意思。很快,他们就开始在工位上研究怎么用AI建模了。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整个过程,决策权始终在员工自己手上。AI提效,不再是任务,而是递过去的武器。
说到这里,我发现,其实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只不过,在AI时代,它以一个新的方式,出现了而已。
很多管理者,仍然习惯用焦虑和恐惧来驱动人。
“淘汰你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的人。”这句话,相信你一定从很多地方,都看过。而且,它还经常会成为管理者激励员工去用AI的说辞。可是,当一个人本身就很累、很焦虑的时候,你继续强加焦虑,得到的就不会是动力,而是反感。
所以卡兹克也说,AI时代的管理者,必须要从心态上把自己当服务者。
我的客户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哦。建模的过程,太痛苦了。那就,帮助他们从痛苦里解放出来。
不要用恐惧驱动,而是用服务,吸引。
回到最初的问题。
“提效”最大的阻力,不在员工“懒”,而可能在于老板和员工的目标不一致。老板想要“业绩翻倍”,但员工,并不想让“工作翻倍”。于是,“提效”,就成了“加任务,压KPI,提前交付”。
我们总觉得,管理,就是监督。是想尽办法,把员工的上班时间填满。但人不是机器,会有情绪,会计较得失。提效,如果带不来看得见的好处,员工就会用“藏拙”来反抗。
但如果你愿意先退一步,先给好处,他们,也肯定愿意加倍还你。
所以,一个好的负责人,不应该逼人用AI。而是设计一个制度,让人想用AI。
因为好的管理,不逼人快。而是,让人愿意快。
观点/ 刘润主笔/ 景九编辑/ 歌平版面/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第2669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抓取本文内容,用于训练AI大模型等用途
PS: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2025门票已经开售。现在购买可以享受早鸟优惠价。点击下图可以了解详情。
10月25日,上海。我们不见不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