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中国“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元朝中国历史事件的一部史书。采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1370年。
明修《元史》体例整齐,文字浅显,内容多照抄史料,所以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使它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鸷鸟将击,必匿其形。
摘自《元史·列传·卷五》
解释:凶猛的鸟将要发起攻击的时候,必定要隐藏它的形迹。
感悟:行动前要隐藏意图,不露锋芒,真正的强者往往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实力。
治弓尚须用弓匠,
为天下者岂可不用治天下匠耶?
摘自《元史·列传·卷三十三》
解释:造弓箭尚且必须使用制造弓箭的工匠,那么治理天下怎么能够不重用治理天下的人才呢?
感悟:制作良弓需要精通工艺的匠人,治国、治企更需要专业人才。
足于学而不求知,丰于功而不自炫。
摘自《元史·列传·卷六十五》
解释:学识渊博却不求别人知道,功劳伟大却不自我炫耀。
感悟:学问深厚却不刻意显露,不追求虚名,功绩卓著却不自我夸耀,实力沉淀比自我营销更重要,团队协作中,谦逊更能赢得长远尊重,在成就中保持敬畏,才是真正的强大。
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
摘自《元史·列传·卷三十九》
解释: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感悟:秉持清高的操守,廉洁奉公,不要因财而毁灭自己,注重对品格德行的培养。
-5-
譬之医者,虽熟于方论,
而不能切脉用药,则于疾痛奚益哉!
摘自《元史·列传·卷二十四》
解释:拿医生做比方,虽然对治病的理论很熟悉,但却不能切脉用药,那么对于解除病人的痛苦又有什么益处呢?
感悟:做事不能只会套用理论、墨守成规,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仅有理论知识,而不付诸实践,知识便失去价值。这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6-
钱谷民之膏血,
多取则民困而国危,薄敛则民足而国安。
摘自《元史·列传·卷二十三》
解释:钱币和粮谷,是百姓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多取则人民困苦而国家危急,少取则人民富足,国家安定。
感悟:轻税政策使百姓富足,民间经济繁荣自然带来国家长治久安。
-7-
前车已覆,后当改辙。
摘自《元史·列传·卷十五》
解释: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就应该改变方向。
感悟: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注意吸取经验和教训,从历史或他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方向,避免重蹈覆辙。盲目遵循旧路可能导致同样结局,唯有创新才能破局。
-8-
所玩者小,所系者大;
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摘自《元史·列传·卷六十二》
解释:贪图玩乐是小事,但带来的祸患是大事;它带来的欢乐瞬息即逝,但留下的祸患却根深蒂固。
感悟:表面微小的行为可能引发深远影响,警示人们不可轻视细节、贪图眼前之乐而忽略潜在风险。
-9-
一马不被两鞍。
摘自《元史·列传·卷八十八》
解释:一匹马不能同时披挂两副鞍具。
感悟:一个人不应同时效忠于两个对立势力,或一件事物不能同时服务于两个矛盾的目的。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左右逢源,而在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清醒抉择。
-10-
臣下之劝劳灼见,生民之疾苦周知。
摘自《元史·列传·卷一》
解释:臣属的勤勉履职与直言进谏,尽职与否进行考察,在民间,则需要了解人民疾苦。
-11-
长者梢,深者底。
摘自《元史·列传·卷二》
解释:再长的东西也有尾,再深的地方也有底。
感悟:唯有深入探究,方能触及根本。
-12-
用人之道,又当以心术为本也。
摘自《元史·列传·卷六十八》
解释:用人的道理,应当把考察思想与鉴定德行作为根本。
感悟:用人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除了重视才能之外,还要对其思想、性格、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注重考察人才的品德和道德素质。能力固然重要,但若一个人心术不正,则才能越大,危害可能越深。德才兼备为最优,但若不可兼得,则宁用德胜于才者,不用才胜于德者。
-13-
当言而不言,尔之责也;
言而不听,我之咎也。
摘自《元史·列传·卷六》
解释:应当进言而不进是你的责任,进言后不采纳,是我的过失。
感悟:在沟通或劝谏过程中,双方各自应尽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劝谏者的责任是“该说必说”,而决策者的责任是“择善而从”。
-14-
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
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绳墨。
摘自《元史·列传·卷四十四》
解释:明智的君主任用人才,就像技艺高超的木工使用木材那样,根据木材的粗细长短,用墨线画圆或方形来取材。
感悟:只要是人才,都会有优势和不足,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5-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
摘自《元史·列传·卷五十六》
解释:一个人做了善事,就有一万个人会受到他的激励。
感悟:一个人的善行可以激励和影响到许多人,激发他们也去做好事,所以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个体的正向行为能引发群体性的道德觉醒,形成社会风尚的良性循环。
-16-
聚如丘山,散如风雨,
迅如雷电,捷如鹰鹘。
摘自《元史·列传·卷四十四》
解释: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所不在,行动迅速时可以像闪电一样快速,动作矫捷时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感悟:凝聚力、机动性、爆发力、敏捷性,既可形容军事行动,也可引申至团队管理、商业竞争等领域。
-17-
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
摘自《元史·列传·卷五十》
解释:一次规模宏大的打猎后,就可以知道谁是善射之人;在一次集体争论之后,就可以知道谁是有真知灼见的人。
感悟:真正的才能必须在具体挑战或公开讨论中才能显现,而非凭空臆测。能力需经实战检验,真金需火炼,高见需交锋。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摘自《元史·列传·卷五十五》
解释:良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真话常刺耳,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感悟:要勇于接受批评,真正有益的事物往往不令人愉悦,但却是成长的关键。
欲治身,先治心;
欲责人,先责己。
摘自《元史·列传·卷二》
解释:要修身,应先从心灵做起;要想要求别人,首先要求自己。
感悟:为人处世,贵在严己宽人,凡事反求诸己,在改变他人或者改变社会之前,要先做到以身作则,谦虚自省。
以我之镇静,御彼之猖狂。
摘自《元史·列传·卷五十五》
解释:用我的镇静自守来对付敌人的猖狂。
感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内心的平静能主导外界的浮躁。人际关系来讲,面对无理指责,沉默与微笑可能比争辩更有威慑;商战中,对手激进时,稳守核心优势反而能消耗其资源;遇事不慌,能修炼"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