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记得高中那会儿自己在淘宝上买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其中就有《菜根谭》。那时的自己,闲的没事儿就读一读背一背《菜根谭》,觉得颇有趣味,只不过那时候的自己还只是古人思想的奴仆。
多年后,自己重又开始读《菜根谭》,虽然多了不少自己的想法,但本质上还是走在“我注六经”的轨道上,没有根据自己具体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思想框架进行批判性阐述。
直到近段时间,个人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准备运用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以及结合自己的人生实践经验来审视这部传统典籍,猛然间,多了一些此前未有的体会与感想,故而,就对这部著作的不同篇章,简要进行了一番批注。
这番批注,非为对该著作的解读,只是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而至于运用马哲的观点术语是否恰当合理,又或者是停留在公式化的套用层面,那只能说是个人学力有限,这也只是个人有趣的一番尝试。
![]()
作者洪应明据说出生在晚明时期,是一士绅阶级。早年间,如古代传统读书人一般热衷于仕途,但其仕途却是不大顺遂,宦海沉浮几十载后,便出入佛老,归隐山林,潜心注书,流传后世的,除却本书《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
洪应明所处的晚明时期,是一个极为复杂动荡的年代。一方面,晚明时期,作者洪应明曾所安心著书的江南地带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彼时的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大大提高,“士而商”、“商而士”成为普遍现象,士绅阶层成为县以下具有话语支配权的阶层,所谓的市民社会逐渐成型。
与之对应的思想文化也是极为繁荣,既有推崇个性自由的异端思想狂人李贽、亦有主张性灵的袁宏道,以及还有大众通俗文学“三言二拍”、《金瓶梅》问世,因而,不少学者将晚明视为是中国早期近代化历程的起点。
但另外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却并没有惠及底层人民群众,反倒用于非生产性消费,穷奢极欲之风盛行,此外,士绅阶层里边占主导地位的“土豪劣绅”把赚来的钱,一方面强取豪夺大量田地,积蓄财富,另外一方面却千方百计避税,以至于国家社会的运行负担全都压在了贫民百姓头上。
作者洪应明早年间所一心向往的官场,也是党争不断,譬如,大太监魏忠贤的阉党与东林党之争,堪称历史上党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历史上极为有名的明末三大疑案“红丸”(皇帝吃仙丹嗝屁)、“梃击”(小兵私闯太子府)、“移宫”(皇帝老婆住地方),也发生在晚明党争的背景下。
![]()
在这种社会条件背景下,洪应明选择避世,出入佛老,也是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一般的选择。而其所著《菜根谭》,据说得名于他本人喜欢把别人不要的菜根,捡来腌制成咸菜拌粥吃,后来,他还用自己的法子帮贫民老百姓卖菜以及传授自己腌制咸菜之法,故而,在当地声名鹊起。
只不过该书被中国人重视,据说还是得益于本书后来传至日本后,日本人将其奉为企业经营管理之宝典,再加上我们那时候国学热的兴起,进而进入我等大众视野。
从个人批注角度而言,需要注意的是洪应明先生与本人所处时代背景以及生存境遇之不同,进而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差异,再加上洪应明先生本身出入佛老,在一些观点上与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念相矛盾,也再所难免。
于个人而言,洪应明先生《菜根谭》的宗旨,一言以蔽之,或许可以界定为:执其两端,秉行中道。
![]()
而这或许既跟其所处时期晚明思想家极端推崇个性解放自由以及情欲物欲放纵有关,如晚明思想家李贽曾言:“成佛征圣,惟在明心,本心若明,每一日受千金不为贪,一夜御十女不为淫也”。也契合作者理解的儒佛两家的中道思想。
而令最个人回味无穷的当属作者在书中调用的词语话句,如“神弓鬼矢”、“地网天罗”、“情之同处”、“欲之公处”、“新刍遽斩”、“百折不回之真心”、“念念都得定”、“事事看得轻”等等,熟练掌握与调用,就能提升一个人的古典文化修养。
第一篇章 修省
二十一
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镕;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批注:胸怀宽广。把自己胸怀具象化,如大熔炉,或者汪洋大海,待人接物。 )
![]()
二十二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遗皓首之悲伤。
(批注:这里边是原因与结果的辩证统一,但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因而这里可以理解为刚开始白天欺负人,大晚上内心会不安,但有的人久而久之,就麻木了,这时候只有法律才能对其具体欺负人的行为管束有效。
年轻时候没有确立志向,到老了后悔悲伤;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年老就不能确立志向么?再追问,没确立志向,一定年老会悲伤吗?)
二十三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批注: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发财的心用在做学问上?把求名利的心,用在道德上?把做大官求爵位的心思放在保家卫国上?这多好,而且念头一转不久好了吗?好容易的事儿,大家为啥不干呢?
我记得我爹经常跟我弟说一句话:你如果把你打游戏的心思用在学习上多好?可问题是,我弟会听吗?会改变吗?那为什么不会这么转变呢?
游戏的成瘾性设计,让菜鸟都能从中享受到菜鸟的乐趣,进而提升经验技能,升级,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好玩儿,瞬间有成就感,即时反馈,而且操作起来,会了之后熟能成巧,还不用担心失败,挫折,还拉队友一块干……
这里边的东西也是辩证统一的,做学问,还得经济基础支撑,不求功名的道德,也不一定就是真道德,有多少人连功名的机会都没有呢,更可况爵位了。)
![]()
二十四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批注:质量互变,量变引起质变,做好事,点点滴滴积累 。)
二十五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弛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批注:物质欲望与道义的对立;尘俗与圣贤的对立;其实也是辩证统一,要有人为所谓老百姓过上了物质丰富的好日子,那就是圣贤与大道义。)
二十六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
(批注:性情从私到公,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为解放全社会而努力奋斗;家庭社会结构最小细胞单元,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
二十七
功夫自难处做去者,如逆风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学问自苦中得来者,似披沙获金,才是一个真消息。
(批注:问题是,功夫易处做,顺风顺水,就是假精神?学问从乐处来,就不是真谛?这个问题需要统一起来辩证的思考。
做学问也好,做其它事也罢,总会有不同的难易程度,如果一直顺风顺水,快快乐乐,没有难关痛苦,那就需要警惕是不是在低水平重复?
这里作者强调的或许更主张打破舒适圈,从一个够得着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事情上,进行自我超越,按一些书流行的观点,即刻意练习。)
二十八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批注: 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看问题,不执拗,辩证的看。着急忙慌,活得短,与温柔敦厚,活得长,不见得成必然联系,但精神状态影响身体,生气急躁烦躁,或损伤身体免疫力。所以修生养性,培植好心情。)
![]()
二十九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批注:辩证统一看问题。在看到才智机敏一面,要注意自己的聪明是不是有深厚的学养根基;在看到自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嫉恶如仇之时,是不是考虑到自己有所偏激,要有涵养?)
三十
形体桎梏,心为形役,客观制约必然性条件,而非桎梏。禽鸟与人同性,均属生物,有相似的生物属性,但也有本质区别。感觉和认识是构成人认识的组成元素,而非构成人际关系冲突的根由。
(批注:形体桎梏,心为形役,客观制约必然性条件,而非桎梏。禽鸟与人同性,均属生物,有相似的生物属性,但也有本质区别。感觉和认识是构成人认识的组成元素,而非构成人际关系冲突的根由。 )
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在后台留言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