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3日,美国白宫发布《赢得竞赛: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下文简称《计划》)。《计划》阐明,美国将寻求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全球主导地位”。从国防军事角度解析,该计划提出加速军事技术采用、减少数据中心建设壁垒、支持开源模型等其他措施。《计划》中与国防军事领域直接相关的部分整合如下:
1.加速人工智能技术采用
在美国国防部主导、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协调下,定期更新关于美国、竞争国家及其敌对国家的国家安全体系中,采用人工智能工具相对水平的联合评估。同时,基于这些评估结果,建立一套机制,使国防部和情报界不断调整各自的人工智能采纳路径。
2.支持下一代制造业发展
人工智能将推动实体领域的广泛创新,包括自主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系统,以及一些尚未明确术语的新发明。美国及其可信盟友必须成为这些下一代技术的世界级制造者。人工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技术将赋能制造与物流行业,创造全新能力,其中许多应用与国防及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美国联邦政府应该优先投资这些新兴技术,推动一场新的工业复兴。《计划》建议:
l通过美国国防部、商务部、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等联邦机构,利用“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计划、“小企业技术转移”(SBTR)计划、研究经费、《芯片与科学法案》的研发项目、1980年《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授权、《国防生产法》第三章、《其他交易授权》(OTA)和其他授权机制,投资发展基础、可转移的制造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
l由商务部牵头、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NTIA)负责,召集产业界和政府相关方,识别当前美国机器人和无人机制造所面临的供应链挑战。
3.投资推动人工智能在可解释性、可控性和稳健性方面的突破
《计划》建议:l由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牵头,联合商务部的人工智能标准与创新中心(CAISI)以及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一项技术开发计划,以推动在人工智能可解释性、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和抵御敌方干扰或攻击的稳健性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l由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人工智能标准与创新中心、国土安全部、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学术界联合组织人工智能黑客马拉松挑战赛,吸引全美最优秀的学术人才,测试人工智能系统在透明性、有效性、使用控制和安全漏洞方面的能力。
4.推动国防部采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有潜力彻底变革国防部作战和后方事务的运作方式。美国若想保持全球军事优势,必须在其武装部队内积极采用人工智能,同时确保其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国防部在联邦政府中具备独特需求,因此有必要采取专门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
l明确国防部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所需的人才类型和技能要求,并据此制定人才发展计划,以满足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并推动由人工智能赋能的能力的有效运用;
l在国防部建立“人工智能与自主系统虚拟试验场”,并先行明确该设施所需的技术标准、地理位置、安全保障及资源配置等关键要求;
l在国防部内部建立一套简化流程,用于分类、评估和优化其关键作战及支撑职能中的各类工作流,制定优先采用AI实现自动化的工作流清单。一旦某项工作流实现了自动化,应尽快将其固定下来;
l由国防部牵头,与云服务商、算力基础设施运营商及其他相关私营企业达成优先接入协议,确保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国防部可优先获取所需计算资源,以便在重大冲突中充分发挥AI技术能力;
l将高级军事学院建设为人工智能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向下一代军事人员传授核心AI技能与素养。推动在高级军事学院各专业中设立相关课程体系,内容涵盖AI使用、开发及基础设施管理。
5.保护商业和政府人工智能创新成果
由国防部、国土安全部、商务部人工智能标准与创新中心,以及情报界其他相关人员牵头主导,与美国顶尖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商合作,以赋能私营部门,使其能主动保护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免受包括恶意网络攻击者、内部人员威胁在内的安全风险威胁。
6.为军队和情报界建立高度安全的数据中心
由于当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尤其适合处理原始情报数据,且未来人工智能能力可能大幅提升,因此人工智能很可能会被用于处理美国政府最敏感的数据。部署这些模型的数据中心必须具备抵御有决心且有能力的国家行为体发起攻击的能力。《计划》建议:l由美国国防部、情报界、国家安全委员会、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人工智能标准与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产业界以及联邦资助的研发中心,共同制定高安全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新技术标准。
l推动各机构采用机密级计算环境,以支持可拓展且安全的人工智能任务负载运行。
7.增强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
随着AI系统在编码与软件工程能力上的进步,其作为网络攻击与防御工具的作用将日益增强。所有用于关键安全任务或国土安全应用的人工智能系统,都应秉持基于安全的设计理念,具备稳健性和韧性,能够监测性能变化,并能就数据投毒或对抗样本攻击等恶意行为发出警报。《计划》建议:
l由国土安全部牵头,联合商务部人工智能标准与创新中心及国家网络主任办公室(ONCD),建立“人工智能信息共享与分析中心”(AI-ISAC),以推动在美国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内共享人工智能安全威胁信息与情报。
l由国土安全部牵头,向私营部门发布并更新有关应对与补救AI特有漏洞与威胁的指导文件。
l确保联邦政府内部已知的AI漏洞信息能够在适当情况下整合并共享给私营部门,同时利用现有的网络漏洞共享机制。
8.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采取“基于安全的设计”
《计划》建议:
l由国防部牵头,联合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持续完善国防部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框架、路线图和工具包。
l由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牵头,在与国防部和商务部人工智能标准与创新中心协商后,依据“关于人工智能的第505号情报界指令”,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保障”的情报界标准。
9.在全球范围内协调防护措施
美国必须对敏感技术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计划》建议:
l由国务院牵头,协调商务部、国防部和能源部,制定一项面向人工智能全球联盟的技术外交战略计划,用以统一各政府机构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工具,引导关键盟友在供应链各环节采取互补的人工智能防护系统和出口管制措施。这一计划应确保美国的盟友不会向美国试图实施出口管制的对手提供相关技术。
l由商务部和国防部牵头,与盟国协调,确保盟国采取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与美国共同制定新的管控机制,并禁止美国对手向其国防工业体系供货,或收购国防供应商的控股权。
10.确保美国政府在评估前沿模型的国家安全风险方面处于首要地位
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在网络攻击、化学生物放射性核爆炸物(CBRNE)武器的开发等领域带来新型国家安全风险。了解这些风险的本质对国防和国土安全至关重要。《计划》建议:优先在联邦机构(包括商务部、能源部、国防部及情报界)中招募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确保政府能够持续开展前沿人工智能系统的评估和分析。
总体来看,该《计划》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视为世界大国之间的主要竞争领域,“拥有最大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一方将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并获得广泛的经济和军事利益。”《计划》中有十几项“建议政策行动”提到了美国国防部作为主导者或推动者,也证明了美国仍然将借助军工行业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要助推器。该《计划》还使国防部在多项人工智能安全性计划中发挥主导或突出作用,未来美国国防部将深度参与乃至部分主导制定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防部下属的负责高风险、高回报项目研发的专门机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被要求主导一项跨部门的技术研发计划,以解决人工智能缺乏可解释性这一关键问题。
此外,美国国防部主导开展人工智能黑客马拉松的这一竞赛模式实际上是公开邀请外部专家对国防部系统进行非破坏性攻击并报告结果。这一活动在美国国防部探索较早,早在奥巴马政府的最后一年,美国国防部就举办了“黑客攻击五角大楼”的竞赛。
在推动美国国防部采用AI能力的五点建议中(见上文第4条)涉及“人工智能与自主系统虚拟试验场”,这表明美国正在以体系化方式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验证,通过虚拟测试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实战场景中的应用落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