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6217字,21图
阅读预计:16分钟
最近印度政府开放了旅游签证,这对那些想去印度的驴友来说,实在是个大好信息。
笔者在疫情之前几乎每年都去印度,对印度的风土人情颇有感受,期望通过《印度之旅系列》来与大家分享。
该系列将包含:佛教之旅、印度教之旅、瑜伽之旅、阿育吠陀之旅等特色线路,希望大家喜欢。
2019年3月中,和朋友一行四人,乘坐一辆丰田商务旅行车(INNOVA),开起了一场为期10天的佛陀遗迹朝圣之旅。
第一天
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
晚上抵达德里,入住德里国际机场附近的空港新城,这里酒店林立,是转机乘客、商旅人士的理想下榻之所。
![]()
印度门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印度门(India Gate)】附近转转,每年这里都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晚上可以去逛【康诺特广场(Connaught Place)】,吃饭购物一应俱全。
![]()
第二天
德里-阿格拉,行程3小时200公里
景点:【德里高塔】、【莲花庙】、【泰姬陵】
一早游览了德里高塔(Qutb Minar),这是德里的标志,世界文化遗产,也是12世纪德里被伊斯兰大军占领的纪念塔。
![]()
德里高塔
如果时间允许,顺路还可以去参拜莲花庙(Bahai House of Worship),之后去往阿格拉(Agra),一览伟大的爱情丰碑——泰姬陵(Taj Mahal)。
![]()
第三天
阿格拉-勒克瑙-舍卫国,行程6小时400公里
景点:无
阿格拉的清晨还是有些凉意,虽然已经3月中,也要穿一件外套或羽绒背心才行。
从阿格拉到北方邦首府勒克瑙(Lucknow)有一段真正的高速公路,没错!是真正的全封闭的上下各有三车道的高速公路。
可惜旅行车只能开80KM,所以也快不到哪里去。黄昏之前,我们才抵达舍卫城。晚上住在莲花酒店,据说是日本人专为朝圣者开的……
第四天
舍卫国-蓝毗尼,行程6小时400公里
景点:【祇园精舍】
吃过为朝圣者准备的素斋,就赶去祇园精舍(Jetavana Vihara),因为接下来还要去尼泊尔,时间紧迫。
传说:
舍卫城的一位富商,经常接济穷困的民众,被称为“给孤独长者”。
有一次,他前往王舍城做买卖,巧遇佛陀。听了佛陀说法的给孤独长者,当下就皈依了三宝,成为一名虔诚的在家居士。
他邀请世尊到舍卫城说法,让当地的人民也能学习解脱之法。他还答应要建一所精舍给佛陀和僧团居住。
回到舍卫国后,他就开始到处寻找,精舍的位置不能离城市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会过于喧闹,而太远又不方便佛陀布道。
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一处园林,但是拥有者祗陀王子却不愿意出让。在给孤独长者的一再恳求下,王子苛刻地要求给孤独长者用金币铺满整个园子。
于是给孤独长者就变卖家当,开始用金币铺地,在铺了三分之二后,受感动的王子将剩余的部分和园子内的树木一起捐出。
此后这座林园就被称为:“祗树给孤独园”。
舍卫城(Sravasti)是位于印度中部的拘萨罗王国(Kosala)的都城。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Prasenajit)统治此国。
在《金刚经》的第一品中就介绍了佛陀在舍卫城时每天的生活场面。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
祇园精舍
现在的祇园精舍已经面目全非了,佛堂僧舍已经荡然无存,看得见的只是一片红砖铺就的地基……
匆匆告别祇园精舍,旅行车径直驶向尼泊尔,佛陀的诞生地就在前方。
尼泊尔对中国公民免签证,只要填个表就可以了,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只是尼泊尔的基础设施实在太差了,公路不但坑坑洼洼,而且布满浮土,车辆经过后都会扬起大量灰尘,看上去腾云驾雾……
到达蓝毗尼时已经太阳西下,好在附近的餐厅和旅馆颇多,打尖吃饭不在话下。
第五天
蓝毗尼-拘尸那迦-吠舍离,行程6小时400公里
景点:【蓝毗尼花园】、【拘尸那迦】
又是一大早就赶去参观蓝毗尼花园。
传说:
印度北部有一个叫做迦毗罗卫的小城,是拘萨罗王国的一个部分,每到春天这里都花团锦绣,生机勃勃。
这里的执政官就是悉达多的父亲净饭王,他勇武善战、治国有方,深受臣民爱戴,只可惜一直没有儿子。
突然有一天摩耶王后梦见一头六牙白象进入腹中,于是怀孕。按照当地风俗她要回娘家分娩,被其父天臂城善觉长老接回,在蓝毗尼花园王后在一株无忧树产下悉达多太子。
母亲摩耶夫人在悉达多出生七天后不幸死去,太子在姨妈大爱道的悉心呵护下长大成人。
![]()
蓝毗尼花园
这是一个巨大的园区,四周有围墙,园子里树木参天,将喧嚣和灰尘挡在外面。
白色的摩耶夫人祠(Mayadevi Temple),是一座一层的独立的建筑,古朴别致。里面供奉着悉达多太子的脚印。
摩耶夫人祠门旁边是黄褐色的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Ashoka)是孔雀王朝的国王,曾经为了夺得王位而杀人如麻,后来皈依佛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范。
在阿育王时期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弘扬佛法,他不但派人四处传播佛教,而且还下令在印度各地建了三十多根刻有铭文的石柱。阿育王也被后人尊为——护法明王。
对面是一个10米见方的水池,池水碧绿,据说悉达多太子降生后,地面现出两眼泉水,一眼为冷,一眼为热,摩耶夫人用泉水为太子擦洗身子……
水池对面是一株参天的菩提树。传说摩耶夫人在一棵无忧树下动了胎气,现在这株无忧树已然不在,取而代之是这株菩提树。
![]()
菩提树下的冥想
许多信徒、僧侣在树下打坐冥想。
祠的周围有很多残垣断壁,想是当年佛教兴盛时,人们在这里搭建寺院精舍,随着佛教的没落,只剩下这些碎砖乱瓦了……
离开蓝毗尼,我们又马不停蹄,原路返回印度。一路向南,大约5小时后来的拘尸那迦。
传说:
佛陀离开吠舍离,一路北行,来到波婆城,这里有一位铁匠要供养佛陀。虔诚的铁匠特意准备了一份采自檀香树上的蘑菇做的佳肴,但世尊吃了以后感到不适,浑身疼痛。佛陀并没有怪罪于他,就向感谢曾经供养乳糜的牧羊女一样感谢帮他入灭。
就这样佛陀强忍腹痛与阿难一起来到拘尸那迦附近的一片树林,在婆娑双树之间的绳床上休息。
佛陀在最后一次讲法之后在婆娑双树下与世长辞,时年80岁。
![]()
涅槃堂和涅槃塔
拘尸那迦(Kushinagara)
印度北方邦以平原为主,从喜马拉雅山下来的冰川融水滋润着这片土地,富饶而平静。旅行车一路狂奔,经过了几片连绵不绝的树林,却很难看到像样的建筑。
就在一片平寂中突然出现一处繁华,不用问,那里就是拘尸那迦。
![]()
华人捐建的庙宇
这里有很多庙宇,都是东南亚佛教国家出钱建的,其中也有华人建的寺庙,可以看到熟悉的飞檐斗拱。人群熙熙攘攘,旅行车、大巴停的到处都是,虽然是佛陀涅槃之地却也不清静……
佛陀涅槃纪念堂设在一个有围墙的大园子里,大门上有牌子,显示印度考古研究所古拘尸那迦遗址(Remails of Anchent Kushinagar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ida)。
![]()
卧佛像
园子里满是残垣断壁,涅槃纪念堂和涅槃塔就建在园区中央的平台上,远远就可以看到。
涅槃堂是一个横着放的圆筒形建筑,里面安放着6米长的卧佛像。而涅槃塔则是一个竖着放的圆筒形建筑。
离开拘尸那迦,继续向东南方向行驶,很快出了北方邦,进入比哈尔(Bihar)。天渐渐黑下来,路上没有车,也没有路灯……
8点以后我们才找到住处,司机已经累的不行,今天他开了10小时的车,眼圈发黑。
第六天
吠舍离-王舍城-菩提伽耶,行程6小时400公里
景点:【佛陀舍利塔遗址】、【玄奘纪念堂】、【那烂陀遗址】、【灵鹫山】等
一大早,我们又赶去参观佛陀舍利塔遗址。
传说:
佛陀入灭后,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将肉身以帝王之礼火化。骨灰被分成八份,其中一份就在吠舍离(Vaishali)。
![]()
佛陀舍利塔
佛陀舍利塔(Buddha’s Relic Stupa)
园子很大,就像很多印度的花园一样,这里有大片的草坪,还种着五颜六色的花。
正中是一个巨大的绿色金属大棚,大棚下面是10米直径的圆形塔基遗址,除了残垣断壁什么也看不出来,好在我们已经习惯了……
离开这处遗址,旅行车开进乡间小路,路很窄也没有上下道,但是新铺的,很平坦。
穿过几个小村落,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人们悠闲地躺在木床上休息,一派田园景色。
在经过一条商铺街后,我们来到一扇大铁门前。
穿过大铁门后,里面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好大一个园子,非常空旷,残垣断壁围着一个砖砌的圆丘,圆丘的南面是一根高耸的阿育王石柱,石柱的顶端是一只威武的狮子。
![]()
阿难塔
这个巨大的圆丘就是阿难塔,由一层层的砖垒筑而成,圆圆的看上去就像坟冢。据说是阿育王为纪念阿难尊者而建,里面有他的舍利。
圆丘正南的这根阿育王石柱高11米,顶部端坐一只石狮子,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根石柱。
石柱的南面是一个65X35米的大水池,据说这个水池就是当年猕猴给佛陀献蜜的地方。
传说:
佛陀和众比丘乞食归来,正在一个水池边洗钵,突然一个猕猴把佛陀的钵抢走,从不远的一颗树上的蜂巢里采来一大碗蜂蜜。
猕猴想把蜂蜜献给佛陀,佛陀却不要,于是猕猴跑去水池边把蜜里小虫洗出后又献给佛陀,这回佛陀收下了。
猕猴见佛陀收下自己奉上的蜂蜜,高兴的手舞足蹈,结果掉到水池里淹死了。
佛陀说此猕猴将托生为人,并会出家为比丘。
这个地方就是吠舍离,佛陀曾在此度过了数个雨安居,这里也发生了很多佛教的重要事件。
旅行车继续飞驰,来到了那王舍城(Rajagrha)。这里曾经是摩揭陀国的都城,著名的频婆娑罗王曾经在这里第一次接见了还是太子的世尊。
现在这里不光有辉煌的那烂陀遗址公园,还有灵鹫山(Chatagiri)、玄奘纪念堂、竹林精舍等圣地。
![]()
玄奘纪念堂
传说:
玄奘经过千辛万苦来到印度,而他印度之行的目的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学研究机构——那烂陀佛学院。
那罗陀的主持是戒贤大师,他年事已高,且身患重病,本来要圆寂,但梦中得一菩萨告知有东土来的圣僧,于是独自续命,一直等待着玄奘的来到。
玄奘在那烂陀寺一待就是5年,期间玄奘主要是跟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同时也学习其他理论以及婆罗门经典。并在辩经大会上大放异彩。最终玄奘功德圆满,声隆五印,名满十方,被大乘称为“大乘天”,被小乘称为“解脱天”……
![]()
那烂陀遗址公园
那烂陀(Nalanda)
古印度那烂陀佛学院,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附近。
传说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诞生及坐化的地方。5世纪由鸠摩罗笈多一世始建,后经多个王朝持续扩建,成为印度以致整个佛学界瞩目的文化研究中心。
极盛期曾有全亚洲上万名僧人来此学习。玄奘、义净等中国僧人都曾留学于此。这里不但是讲经说法、学习佛法的场所,而且是个研究因明、声明、医学、天文历算、工巧学、农学等的地方。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纪录:
宝台星列,琼楼岳崎,观束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墉,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晖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处……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
十三世纪伊斯兰教侵入,那烂陀毁于一炬。据说,当时约900万册的藏书被持续焚烧了六个月。
随着佛教退出印度的历史舞台,那烂陀也一度消失,后来考古学家凭着玄奘的纪录找到了已经被历史尘封的那烂陀。
如今那烂陀已风光不再,但那些仍然矗立的残垣断壁还在叙说着当年的辉煌……
![]()
世界和平塔
离开那烂陀,我们又参观了灵鹫山,这是一座不算太高的小土山。山上有一座日本人修建的世界和平塔,旁边还有日本风格的寺庙。
晚上我们抵达菩提伽耶(Bodhgaya)。
第七天
菩提伽耶-瓦拉纳西,行程5小时400公里
景点:【大菩提寺】、【露天火葬场】
天一亮,就赶往大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
传说:
悉达多太子29岁的时候,下定决心离家出走去寻找生老病死的答案。
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告别自己熟睡中的妻儿后太子离开了迦毗罗卫城,从此开始了50余年的出家修行生活。
他一路向东,步行大约五六百公里,终于来到王舍城。
太子在王舍城托钵乞食期间,摩揭陀国王频毗娑罗曾经拜会太子,他见太子气度非凡就劝其还俗,还要将一半的国家分出,被婉言谢绝,最后他请求太子在悟道以后一定要返回王舍城,分享所悟。
在王舍城附近潘达瓦山的山洞里,太子跟随苦行僧阿利耶学习《吠陀》和《奥义书》等婆罗门哲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发现阿利耶的理论无法解答自己的困惑,又去找圣人优陀伽学习,任然没能找到答案,于是一个人去苦行林苦行。
经过长期的苦行,太子并没有悟得苦苦寻找的答案,反而身体变得极度虚弱,他想自己不能就这么白白死去,于是放弃苦行。在尼连禅河里洗澡的时候,由于身体太过虚弱,差点淹死,他挣扎着爬上了岸,感觉身体一点力量都没有了……
就在这时,附近一个叫苏佳塔牧羊女正好看到昏迷中的太子,善良的苏佳塔将本来要祭祀树神的一碗乳糜喂给了太子。太子喝下乳糜以后体力得到恢复,决定离开苦行林,来到一株毕钵罗树下打坐。
就在这株毕钵罗树下,悉达多太子终于悟出无上妙法,从此佛陀诞生了。
从此毕钵罗树就被称作菩提树,而这个地方就被叫作菩提迦耶。
![]()
金刚宝座塔
菩提迦耶(Bodhgaya)
菩提迦耶在印度教圣地瓦拉纳西东南200公里,迦耶城(Gaya)附近,现在已经成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高耸的金刚宝座塔是地标性建筑。
大菩提寺也叫玛哈菩提寺,是一个带围墙的大院子,里面的主要建筑是高大的金刚宝座塔,塔后是那株曾将见证佛陀悟道的菩提树。
金刚宝座塔又叫正觉塔,传说为阿育王所建。整个建筑下方上尖,由一座主塔和四座副塔构成,塔底边长15米,主塔高达52米,呈方锥形,顶部为一个圆柱状塔尖。在蓝天的衬托下,高低错落、互为呼应、气势磅礴。
![]()
佛陀等身像
塔内供奉着佛陀等身金像,庄严肃穆。每天来此朝圣的僧侣络绎不绝。
悉达多太子在一株毕钵罗树下悟得解脱之道,从此毕钵罗树就被叫做菩提树,成为佛家弟子心目中的神树。
据说此树曾多次遭到砍伐,为了保护这株菩提树,阿育王下令建造此石栏,石栏上雕刻着精美的莲花图案。
![]()
菩提树的石栏
如今石栏被信徒贴满金箔,看上去灿烂辉煌。
离开菩提迦耶,一路向西,4个小时后,我们抵达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Varanasi)。
![]()
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
比起走过的佛教圣地,瓦拉纳西可是大大的有名,著名的露天火葬场说的就是这里。每天都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打卡,他们大多会坐船来到火葬场对面的河面上,屏息观看印度教徒是如何结束自己一生的……
第八天
瓦拉纳西-阿格拉,行程5小时400公里
景点:【鹿野苑】
从瓦拉纳西向北行驶几十公里就是另一处佛教圣地——鹿野苑(Sarnath)。
传说: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在瓦拉纳西附近的鹿野苑第一次传法。
他向五个弟子传授了四圣谛和八正道。传授佛法被叫作转法轮,而这五个弟子就是最初的比丘,也是最早的僧团成员。
佛陀还在这里度过了第一个雨安居。也是从这里开始,佛陀开始了40多年的传教生涯。
![]()
鹿野苑
鹿野苑(Sarnath)
就像所有的佛陀遗迹一样,鹿野苑也是废墟一片。但高耸的答枚克佛塔(Dhamekh Stupa)却不屈地挺立了上千年,至今屹立不倒。塔高39米,直径28米,是正觉塔以外最高的佛陀圣地遗迹了。
![]()
答枚克佛塔
离开鹿野苑,我们开始了回程之旅,旅行车继续向西,目标再次指向阿格拉。
傍晚我们又入住了同一家酒店,一来这里比德里便宜,二来司机也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第九天
阿格拉-德里,行程3小时200公里
景点:【康诺特广场】、【人民路】等
今天不用起大早,也没有路要赶,我们睡到自然醒,用过早餐后,乘车回到德里。
就住在康诺特广场附近的酒店里,这里交通便利,而且吃饭购物都很方便。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去老德里游玩,比如红堡(Red Fort)、大清真寺等景点。
要买印度的特色工艺品,可以考虑人民路(Janpath)两旁的小店,当然不能错过印度的政府手工艺品大厦(CCIE)呦。
第十天
乘飞机回国
转眼十天过去了,真的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对于像印度这样的国度,到处都是古迹,到处都是故事,十天只能算是窥其一斑,即便如此,也会被其历史的悠久,文化的博大而深深触动……
在采购了必要的纪念品后,我们一行人出发前往机场,乘坐国航飞机返回祖国。
费用统计:(2019年标准)
往返机票:3000元/人
车费:3000元/人
住宿费:2000元/人
门票及餐饮:1000元/人
购物等:1000元/人
合计:1万元/人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介绍个大概,不得不草草收尾,如有遗漏或不实之处,还请读者多多指正。
本文为印度通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 热文索引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