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球主要地缘风险指数达到近十年新高,国际危机监测中心报告显示,欧洲、亚洲与中东三地的冲突预警同时亮起红灯。美联社、卫报、塔斯社、印度时报等全球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已经被莫斯科夜空的火光、德俄断交的通牒、中东大使馆的爆炸和新德里的强硬表态轮番占据。这一切,折射出世界格局正发生不可逆转的剧烈变化。
无人机突袭重塑战争规则
7月20日凌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上空传来连续爆炸声。乌克兰对莫斯科发动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俄国防部证实,一夜间289架无人机被拦截,但有超过200架成功突破防线,直接飞临市中心上空。多莫杰多沃、谢列梅捷沃、伏努科沃、茹科夫斯基四大国际机场陷入瘫痪,134架航班紧急取消,数千旅客滞留。
卫星数据显示,袭击无人机大多采用超低空蜂群编队,避开俄军S-400等高端防空系统。每架“FPV”无人机成本不过1万美元,而俄军单次拦截所耗导弹价值数百万美元。俄空军临时将米格-29战斗机改装为空中高射炮,试图在城市上空“打蚊子”。一场不对称消耗战,将俄军传统防御体系撕成碎片。
这一轮袭击,已非单纯的战术试探。俄乌冲突进入纵深消耗新阶段,乌克兰将战火烧到俄首都腹地,极大刺激俄民众安全感。国际分析机构RAND最新报告指出,俄乌战争的“后方战”模式,将促使全球军备升级传统向无人化、数字化转型。
一纸协议废止,欧洲安全架构全面重组
镜头切换到柏林,德国国防部刚刚确认,俄总理米舒斯京签署命令,正式终止俄德长达29年的《军事技术合作协议》。这份始于冷战后和解期的文件,如今在豹2坦克驰援乌克兰、金牛座导弹列装基辅的背景下,成为“欧洲最后一张遮羞布”。
德军常驻立陶宛的4000人装甲旅已成定局。立陶宛紧邻加里宁格勒,德俄距离只剩一水之隔。德国防长皮斯托利乌斯7月中旬的讲话直言:“如果俄罗斯进攻北约,德军将直接开火!”德方的强硬表态与俄方的果断脱钩,彻底粉碎了欧洲安全缓冲带。
能源板块同样剧烈震荡。北溪-2管道炸毁后,德国被迫重启煤电,2024年通胀率飙升至8.5%。俄方丧失40%的欧洲能源出口收入。欧洲理事会最新会议纪要称,“俄德合作消亡,标志欧俄关系进入全面对抗时代”。这一切,预示着冷战后欧洲安全架构的坍塌,地缘风险迅速外溢。
中东火药桶再度点燃
7月下旬,巴格达“绿区”突然传来爆炸巨响,美驻伊拉克大使馆外交支持中心发生被称为“可控爆炸”的事件。美国国务院三缄其口,白宫也未做任何正面回应。爆炸发生前一天,美国才刚刚取消对驻伊外交人员的撤离令。多家中东媒体与英国路透社分析,这绝非巧合。
据伊拉克内政部披露,过去一年美驻伊机构已遭遇超过200次火箭弹和无人机袭击。胡塞武装频繁放话威胁,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渗透力显著提升。此次爆炸后,驻伊美军加强了戒备,多国驻伊使馆也启动紧急预案。一位不愿具名的安全分析师指出,“巴格达的爆炸是美国中东战略正面临新一轮压力的信号弹”。
美国总统拜登在随后的国安会议上,将中东地区划为“全球风险最高板块”。五角大楼最新数据显示,美军在中东的部署压力已逼近2014年“伊斯兰国”危机高峰。美国在欧洲、亚太和中东三线作战,战略资源被严重分散。
能源安全与地缘平衡的极限博弈
印度的表态,成为7月全球能源市场的最大变量。新德里外交部在公开回应北约秘书长批评时,罕见强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我们最高优先级。”据国际能源署(IEA)7月月报,印度购买的俄罗斯原油已占俄总出口的35%,且主要为“折价油”,平均低于布伦特原油价格25%。
印度采购俄油后,转化为成品油出口欧洲,仅2025年上半年成品油出口同比增长220%。印度财政部数据显示,能源进口结构改善下,通胀率控制在6.8%。但美国最新制裁威胁让新德里如履薄冰。特朗普团队7月提出,若俄乌50天内不实现停火,将对俄征收全面关税,对俄贸易国施以“次级制裁”。印度央行预测,一旦美方动真格,印度通胀或破7%,GDP增速跌至4.8%。
这场能源博弈背后,是印度试图在美俄之间维持脆弱平衡。既要与美国保持“印太战略伙伴”地位,又不能丢弃俄罗斯这一能源和军工“老朋友”。印度多极化梦想,正被欧美单极规则不断挤压。
技术、联盟与信任断裂
一系列事件的连锁反应,远非表面所见。美国和西欧盟友间的战略分歧正在扩大。英国与法国正积极推进“非美情报共享网络”,加拿大则因贸易与制裁分歧公开威胁退出“五眼联盟”。欧盟理事会最新公报直言,传统跨大西洋联盟“正在经历自冷战以来最深刻的信任危机”。
俄方在军事技术受限下,加速国产芯片、无人机和反制电子战系统研发。乌克兰则借助美欧军事援助,持续升级战场无人化、数字化水平。全球军工供应链被迫重组,能源、粮食、关键矿产资源的地缘争夺日益激烈。
中东、东欧、南亚三地的冲突风险同步上升。联合国难民署7月数据显示,受俄乌战火影响,2025年7月欧亚地区新增难民突破150万,莫斯科机场地板上蜷缩的旅客、基辅被导弹击中的居民、孟买上班路上为油价发愁的工人,成为世界新秩序剧烈震荡的缩影。
全球多极化的现实考验
世界银行最新研究指出,2025年下半年全球GDP增速预期下调至2.5%,主要受欧亚地缘风险、能源价格波动和供应链紧张影响。全球秩序的裂缝已难以用传统手段弥合。
莫斯科机场的无人机残骸,柏林会议桌上的断裂协议,巴格达夜空的火光,新德里市场上的浮动油价,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现有国际规则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专业分析认为,全球“多极化”并未带来稳定,反而在大国零和博弈、联盟分裂、资源争夺中加剧了不确定性。
参考资料:俄对乌大规模空袭致17死伤 莫斯科遭大批无人机袭击 数千乘客滞留机场
2025-07-21 22:26·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