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昨夜派对」上一次于2023年1月9日发表《沉默是一种回答(Silence is an Answer)》,时间转眼已过去两年半。
今天,他们以全新单曲《贝壳》宣告着自己的诗性回归,这无疑是他们“沉寂期”的思考与表达,也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全面进化。
我梦于海床,取材自仰望。
辗转…游荡,辗转…又飞翔。
方才迷恋行走的我们,
转身静坐在归于零的旅程。
wu~wu~
wu~wu~
看 夜空吐出的波纹,
那是我 一颗浩瀚的梦。
看 贝壳里长出星辰,
为何 存在着
《贝壳》的单曲介绍中埋藏着理解这首歌的钥匙:
你是睡在寒武纪海洋里的贝壳,沉溺于一场进化与文明的美梦。你在睡梦中呢喃,吐出了装着人类美梦的泡泡,他慢慢离开了你的身体,向海面与星空浮去…
你将睡醒于一切梦幻泡影。
![]()
(《贝壳》单曲封面)
“我梦于海床,取材自仰望。”开篇两句,齐羽的词便构建了一个倒置的宇宙:贝壳沉睡于深海,却从星空汲取灵感;人类诞生于陆地,却向海洋追溯文明的胎动。这种“仰望”与“沉潜”的辩证,正是「昨夜派对」擅长的诗性叙事。
单曲介绍中“寒武纪海洋里的贝壳”暗喻着生命起源的偶然的浪漫。寒武纪是地球生命大爆发的纪元,而贝壳吐出的“装着人类美梦的泡泡”,是预示着文明从海洋走向陆地的进化缩影。
“方才迷恋行走的我们,转身静坐在归于零的旅程”中“行走”象征人类直立登陆的里程碑,而“归于零”直指生命循环的宿命。
这两句与“看 贝壳里长出星辰,为何 存在着”遥相呼应,将文明的壮阔与个体的渺小并置,如同《三体》中“给岁月以文明”的终极叩问——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问题。
《贝壳》的结尾没有给出存在意义的最终答案,只展现出治愈的终极形态:
打破“治愈=小清新”的窠臼,不提供廉价的安慰剂,而是引领听众潜入生命本质的暗礁,在认清荒诞后仍能触摸星光。
《贝壳》中,音乐与歌词的配合相得益彰。
赵二作为《贝壳》的作曲、编曲与制作人,对音效的统合掌控游刃有余:前奏以叙事感十足的吉他切入,配合背景中的海浪声,将心境娓娓道来。两把吉他的呼应像是散步在海边的两个身影,前半段以柔和音色渐入。
间奏前,“wu~wu~wu~wu~”的人声吟唱模拟着大海的呼吸感,像一层一层海浪轻轻拍打在耳膜的沙滩上。
后半段以吉他轮指与行进的鼓点推进高潮,结尾用白噪音配合钢琴平静结尾,用音乐描绘出了一副“从星辰到爆发再归于寂静”的听觉图景。
《贝壳》不仅是「昨夜派对」时隔两年半后的真诚之作,更是一封交付给听者的心灵信笺。它告诉我们:
无论深陷怎样的海底,都能以“归于零”的姿态孕育新生;
渺小生命的泡影中,藏着波纹,也藏着浩瀚星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