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泽连斯基的总统府,围满了前来抗议的乌克兰人,因为他们终于发现,局势已经开始有些不对劲了。
据环球网报道,就在俄乌谈判前夕,乌克兰爆发全国性抗议,众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走上街头,参加反泽连斯基游行,总统府更是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满是愤怒的乌克兰民众。
泽连斯基的口碑,为啥一夜之间就崩了呢?原因在于他签署了一项法案,允许乌克兰总检察长将反腐机构的相关案件,直接移交给其他机构。
![]()
俄乌战场正在加紧反攻,乌克兰内部却乱成一团
西方媒体称俄军正在策划乌东地区大规模反攻行动,要直接占领更多领土逼乌克兰“止损”。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乌克兰民众内部反而吵成了一团,总统泽连斯基也遭到质疑围攻,甚至不少人认为他发“国难财”。
但在这种质疑之下,作为总统的泽连斯基非但没有坦率接受调查给民众一个交代,反而是“下黑手”将自己的人设玩崩了。
泽连斯基当年能从一个知名演员直接坐上乌权力巅峰,击败一众“职业政客”上位,很大程度上和他树立的“清廉人设”有关系。
![]()
泽连斯基签署新法案
那泽连斯基的名声怎么一下子变差了呢?主要是因为他新签的法案规定乌克兰总检察长,可以把反腐败机构查的案子转给其他部门。
按照这个新法案,乌克兰原本最重要的两个反腐机构,反腐败局和特别反腐检察官办公室,都失去了独立性,泽连斯基可以直接任命这两个机构的负责人,等于说反腐权力都被他掌控了。
并且在法案通过的前一天,这两个反腐机构还收到了搜查。乌克兰政府说理由是这两个机构被俄罗斯情报部门“渗透”了,但这个说法没人信。
![]()
新法案直接违背“零容忍腐败”承诺
这一选择无疑损害了乌克兰近年来反腐的努力,直接违背了泽连斯基在竞选期间“零容忍腐败”的承诺。
在战争状态下供应线紧张已是不争事实,如果连有限的军费都难以有效管理,让原本应该保护普通民众利益的公职人员,又沦为贪腐链条的重要一环。
持久战拖延不决,财政窟窿日益扩大,国际援助成为压在乌克兰身上的沉重枷锁。而泽连斯基政府似乎急于通过短期操作掩盖财务危机,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让人怀疑他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
![]()
俄乌战争爆发后首次全国抗议
最近这次示威特别关键,因为这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第一次全国抗议。泽连斯基以为靠战争能稳住地位,结果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现在街上到处都是抗议标语,年轻人尤其不满。他们看着父母参军、财产被掏空,觉得泽连斯基把国家引向了死胡同。
泽连斯基自己也知道这法案会得罪人,但他好像没退路了。要么掩盖贪污真相,要么面对更大危机。问题是西方国家也不会帮他到底,最后倒霉的还是乌克兰老百姓。没人知道这场抗议会持续多久,但至少大家开始敢说话了。
![]()
他亲手递出了一把指向自己的利剑
泽连斯基亲手签署的法案,赋予乌克兰总检察长一项新权力:可以将任何反腐案件,从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特别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O)这两个硬骨头机构手中,移交给其他任何执法部门。
NABU和SAPO,是2014年革命后,在欧盟大力支持下建立的独立反腐利剑,专啃硬骨头。而现在,总统的法令等于给这把剑套上了一个鞘,并且把钥匙交给了别人。泽连斯基的解释听上去冠冕堂皇:为了防止反腐机构被俄罗斯“渗透”。
但在民众眼里,这更像是一个欲盖弥彰的蹩脚借口。尤其是在NABU正准备调查总统的密友,那个被称为他“钱袋子”的蒂穆尔·明迪奇时,这纸法案的出台,时机实在太过巧合。
![]()
当英雄的塑像上,开始出现裂痕
数以万计的民众走上基辅街头,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包围了总统府,高举的标语不再仅仅是“荣耀属于乌克兰”,而是更尖锐的质问。
他们要求泽连斯基接受腐败调查,以证清白,甚至有人喊出了“重新选举”的口号。
这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第一次出现全国性的抗议浪潮。空气中弥漫的情绪,已经悄然改变。曾经,共同的敌人让整个国家空前团结,泽连斯基是无可争议的民族领袖。
但现在,人们开始觉得,抵抗侵略和容忍腐败,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
来自盟友的“关切”,往往是更冰冷的警告
一直以来力挺乌克兰的欧盟,罕见地公开表示了“担忧”。这声“担忧”分量极重,因为NABU和SAPO正是欧盟亲手扶植的乌克兰民主化改革的样板。
毁掉它们,无异于是在打布鲁塞尔的脸。有英国媒体更是爆出猛料,称如果泽连斯基不撤回法案,欧盟甚至可能史无前例地对乌克兰启动制裁。这对一个严重依赖外部援助的国家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在此之前,美国也早已就腐败问题向基辅施压,将援助与反腐进展挂钩。最有力的讽刺来自乌克兰国内。连过去一直力挺泽连斯基的《基辅独立报》也发表文章,用“背叛民主”这样严厉的词语来批评总统的行为。
![]()
结语
一种声音开始流传,认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危机,或许并非偶然。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等人暗示,这背后可能有华盛顿的影子。
他们认为,美国可能对泽连斯基的某些表现和决策感到不满,正在考虑策划一场“换帅”行动,扶持一个更顺从、更能贯彻其意志的领导人上台。
毕竟,乌克兰的矿产利益早已通过协议部分让渡给了美国公司,确保这个国家的走向符合华盛顿的利益,至关重要。
这种“棋手论”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但它为整场危机增添了一抹诡谲的色彩。它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广场上的怒吼,究竟是纯粹的民意迸发,还是被某种外部力量巧妙引导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