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所作。全书120回,描写了我国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众多的矛盾和斗争,暴露了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曲折情节以及统治者的各种行径。全文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它把一般人不易看懂的正史《三国志》,改编为人们易看易懂的通俗小说,是我国历史小说中一部著名的作品。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三国演义》虽然处于当时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相互混战的状况,但仍然离不开大自然赐予人们如同琼浆玉液的茶水的滋养。客来敬茶是我国几千年来民间的传统美德,这在《三国演义》中流传也很广泛。孔明、刘备、关羽、孙权等人物,他们在求贤选能、商议安邦定国之策、至亲好友相遇、延请名医治伤、举办婚姻大事以及隐者长老待客等重要时刻,主人对来宾都行献茶礼,真可谓“战地礼茶分外香”。
这表现在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刘备与孔明见面时,“少坐献茶”,茶飘清香,礼轻情重;第三十八回“定三方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玄德与孔明谈论时“童子献茶”,香气独特,气氛和谐;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孔明代刘备回拜刘琦,将其邀入后堂,行“茶罢”之礼;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孔明令大开城门,接肃入衙,分宾主而坐,“茶罢”设宴款待;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礼毕坐定,茶罢”,是日留于馆舍;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关公令华佗入,“礼毕,赐坐,茶罢”,手术后设酒席相待;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关公接见诸葛瑾,相互见面时,“礼毕茶罢”,得知瑾奉吴侯命,特来劝谕时,即令左右逐出诸葛瑾;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有隐者于“庵中进柏子茶、松花茶以待孔明”。
从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在距今约1800年的三国时代,饮茶之风已经盛行,而且作为一种礼仪流传于统治集团与广大民间。这在正史《三国志》中已有清楚记载,孙皓与韦曜以茶代酒的故事就是一例。吴王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饮酒七升,虽然不完全喝进嘴里,也都要斟上并亮盏说干。当时有位名叫韦曜的官员酒力不过二升,孙皓对他特别优待,担心他不胜酒力出洋相,便暗中赐给他茶水来代替酒。该故事见《三国志·吴志·韦曜传》。
本文来源:节选自《茶清诗书香》,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