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瘫在马路牙子上,汗水浸透制服,他望着穿梭的车流喃喃道:“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12小时奔波,5单送餐,41元收入——这是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变身外卖骑手的一天。
2021年4月,北京卫视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播出后,“副处长送外卖”瞬间引爆网络。话题阅读量高达5亿次,讨论超4万条,登上微博热搜首位。
01 副处长的外卖初体验,汗水浸透的41元
送餐电动车被死死夹在机动车流中,寸步难行;手机导航显示还剩24分钟,而系统规定的送达时间仅剩14分钟;老式居民楼昏暗的楼道里,他扛着餐盒在无标识的楼层间迷失方向。
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王林拜师外卖骑手高治晓,开始了送餐初体验。当这位“新手骑手”终于将餐盒递到顾客手中时,汗水已浸透衣衫——为送达这份餐,他在两栋楼的六层间往返奔波。
更令他沮丧的是:一单近1小时,报酬仅6.6元。因超时20分钟,平台直接扣除60%收入。“餐已经凉了”,顾客的一句抱怨让这位副处长深感无力。
夜幕降临时,王林瘫坐在街边盘点收入:12小时完成5单,仅赚41元,离“日入百元”目标遥不可及。他抹去额头的汗苦笑道:“我今天跑了那么长时间,就挣这么点钱...真的太不好挣了。”
此前在办公室审批文件时,王林曾困惑“为何平台要给骑手派这么多单”。体验后他顿悟:骑手必须多抢单才能生存。他的师父高治晓能同时配送15单,这是新手难以企及的能力。
02 汗水浇灌的共鸣,千万网友为真实点赞
“只有体验过,才知道不容易,才懂得委屈。”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数千点赞。当王林在镜头前累瘫街头的画面传播开,社交平台涌起理解与呼吁的浪潮。
微博话题下,2.5万条讨论中,“真实”“心酸”“致敬”成为高频词。有网友直言:“送单多的外卖小哥,都是时间管理大师”,更多人则呼吁:“希望更多领导深入基层,上山下乡精神不能丢!”
作家张梅英一针见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亲身体验过,才懂底层劳动者的不易。”这条评论被迅速顶上热评首位,折射出公众对干部作风转变的深切期待。
这场自2020年7月启动的“局处长走流程”活动,已吸引60余位干部化身企业办事员、货车司机、退休老人。他们用脚步丈量政策落地的距离,在超级城市寻找治理的破局点。
03 央媒发声:少坐办公室,多到一线“壮筋骨”
三大央媒同日发声,将这场体验推向更深层的思考。
央视热评《察实情才能说实话办实事》直指核心:这不应是场真人秀,公众最关心的是“体验后推出什么措施”,敦促干部“少说套话空话,多到一线出出汗”。
新华社以《走完流程要走心》点明政策痛点:带着问题下基层拟定的政策,远比办公室闭门造车更接地气。
人民日报则提炼出方法论——“听不如看,看不如干”。干部需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遭遇真实难题才能将心比心。
半月谈的评论更道破本质:深入群众是党百年不变的底色。这种“用脚步丈量民情”的调研新形式,值得更多官员践行。
04 从马路牙子到政策革新,体验后的“赚”与思
累瘫街头的王林看似“亏了体力”,实则“赚”得丰厚。
他“赚”到了真问题:当提到“外卖员双休”时,师父坦言“强制休息钱就少了”,苦的是盼交房租、学费的家人;一句“最好不要生大病”的黯然感慨,更暴露出新业态劳动者的保障短板。
他“赚”到了百姓口碑:网友几乎一边倒点赞。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最大危险恰是脱离群众。一位网友引用毛主席“两参一改三结合”的评论获赞无数。
他更“赚”到了初心滋味:当王林转战网约车调研时,司机小杨的生存哲学令人深思——每天工作13小时,只因“休一天少几百元”;不上社保因“要攒5万开理发店”。这些鲜活诉求让王林意识到:对新业态青年,职业伤害险比社保更迫切。
王林后续体验网约车时,司机小杨的梦想让他彻夜难眠——这个年轻人宁可不交社保也要攒钱开理发店,每天坚持工作13小时只因“休息一天损失几百块”。
基层的答案,永远不在报告的数据里。当超过60位“王处长”们以建筑工人、货车司机、退休老人身份穿行于北京街巷,当美团在舆论压力下新增“宝贝陪伴日”和申诉绿色通道,我们终于看到:那位瘫坐马路牙子的副处长,用41元买回了政策的温度。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场始于汗水的体验,正悄然重塑着新时代的干群连心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