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可谓是俄罗斯火箭军近20年来闭关修炼的杰作,也是当下俄罗斯的王炸之一,每年600亿美元的军费它分走了不少,从它的北约代号“撒旦-2”就可以看出,这款导弹有多么恐怖。
RS-28弹道导弹的研发历程始于2011年,之所以要将为数不多的军费拨款给这个项目,主要是因为苏联留下的SS-18“撒旦”太老旧了,对欧美的威慑力正在下降。十一年磨一剑,2022年俄罗斯官宣,RS-28试射成功。
![]()
这款导弹真的是非常大,起飞重量208吨,弹体长度足足有35米,直径3米,两个俄罗斯壮汉都包不过来。俄罗斯官方称该导弹射程18000公里,在西伯利亚部署,能打到全球90%以上的区域。
要知道地球赤道的周长不过4万多公里,而RS-28可经北极或南极航线打击地球任一角落,包括美国本土全境。尤其当选择南极弹道时,它能绕过北美防空司令部重点布防的北极反导网络,大幅压缩预警时间。
![]()
之所以能够打的这么远,俄罗斯用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多加燃料,RS-28的推进剂重量是178吨,而且使用的是液体燃料。经常搓火箭的都知道,液体燃料有个优点,那就是比冲高。简单来说就是在推力不变的情况下,推着导弹飞行的时间更长,而且推进剂燃烧要更加充分。
![]()
但是液体燃料也有缺点,不怎么耐储存,RS-28在发射前需要加注燃料,没有固体导弹发射方便。不过俄罗斯工程师别出心裁的想了一个主意,冷发射。在上升的60米阶段,RS-28并不点火,而是由发射井内的高压气体将它给推出去,推到60米高空后它开始点火上升。这种发射方式可以降低罐装燃料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升空后再点火,发射井也不会被高温尾焰给熏到,二次发射间隔时间短。
![]()
RS-28主要依靠卫星制导、星光制导和惯性制导,没有地形图像匹配,也没有红外制导,因此它的精度比较堪忧,圆概率误差在150米这个级别。
不过,精度不够,威力来凑。RS-28的载荷在中美俄三家洲际导弹中是最大的,可以携带16枚核弹头,总当量2400万吨TNT,可以炸1200个广岛了。或者是携带10枚75万吨级别的分导式核弹头,能分别攻击敌方的10座大型城市。
为了加强突防能力,RS-28上有个比较先进的技术,它的弹体覆盖着雷达吸波材料,配合40枚以上可模拟红外/电磁信号的智能诱饵弹,形成真假难辨的“弹头云”,迫使反导系统资源耗尽。
![]()
在此之前,曾有俄罗斯媒体爆料称,美国模拟过RS-28北美防空网络的突防概率,大概有95%。
但是谁也没想到,在去年的试射中,RS-28却颜面尽失。
2024年9月,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报道,俄罗斯RS-28洲际弹道导弹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试射失败,导弹在发射井内爆炸。从卫星图片中可以看出,现场留下约60米宽的大坑,发射井被完全摧毁。
![]()
其实这不是该导弹首次爆炸,自研发服役以来,它一连发射4次全都失败,此前于2022年4月20日仅有一次成功试射。
西方专家分析,此次失败可能因发射时故障,推测是第一级助推器未正确点燃,导致冷发射弹出去的导弹回落,进而在发射井口爆炸,还好没有带实弹。当然,欧美也不用嘲笑俄罗斯,他们的“三叉戟”、“民兵”试射出的问题也不少,目前来看咱们这一边是最稳的,说打哪里就打哪里。
![]()
不论RS-28有多拉垮,世界却不能没有它。战略核武器这种东西,最好还是放在发射架上,保证威慑力就行,去年俄罗斯的试射失败,差点打破了世界核威慑的平衡。
俄罗斯在其后还是找回了场子,“榛树”的射程虽然没有RS-28远,但是它是高超音速战略导弹,对欧洲的威慑力是巨大的。
RS-28既是俄罗斯维系大国地位的“终极保险”,也折射出全球战略稳定的脆弱性。当导弹可无视防御、10分钟内毁灭一块大陆时,人类在核战争前只剩“相互确保摧毁”的逻辑链条作为护栏。幸好人类知道各自的德性,不至于形成猜疑链,要不然,核战争可随时发动。
![]()
在北极冰层消融与AI指挥系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RS-28代表的不仅是技术的巅峰,更是对人类理智的永恒拷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