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号,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数据,比咱们年初定的5%的目标还高了些。这GDP数据里可有不少值得琢磨的细节。
在统计局的发布会上,既把取得的成绩亮出来了,也没回避问题,实实在在地讲了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也说了接下来还会碰到哪些困难。所以弄明白这些细节可重要了,不管是咱平时工作生活,还是做投资,都能帮着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大家都知道,拉动经济有投资、消费、进出口这三驾马车。你们猜猜,今年上半年对GDP增速贡献最大的是哪一个?答案是消费哦,它的贡献度达到了52%。投资的贡献度是16.8%,进出口是32%。不过进出口这一块,二季度跟一季度比,贡献度下降了,降到了23%。为啥呢?
大家心里也清楚,就是因为关税的问题。从进出口数据的变化,就能看出现在全球环境有多复杂。
上半年咱们的进出口可真是不容易,顶住了好大的压力。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对美贸易从一季度到二季度下滑了20%,但就算这样,上半年进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还多了6000亿呢。能扛住压力,主要是我们做对了两件事。
第一就是交新朋友,除了大家熟悉的欧盟、东盟,这次进出口总值有一半都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第二就是咱的产品确实过硬。咱们出口的产品,60%都是机电产品,像造船、工程机械、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无人机,还有光伏、半导体这些,都是机电产品。
这些产品要么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要么就是咱们比别人强,根本不愁卖。而且咱们的供应链特别完整,能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像中东、中亚好多地方都是沙漠,我们就专门推出耐高温防沙的发动机,别的国家可没这供应能力。所以说咱们的出口有韧性,就是体现在这些地方。
不过啊,今年下半年得正视一个问题,出口还是会有很大的压力和困难。一方面,关税不会消失,对等关税之后,还有行业关税,中美贸易已经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的关税是针对全球的,所以各国的经济增速都受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下调了25年经济增速的预期,这肯定会间接影响咱们在全球的生意。
那怎么应对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呢?
发布会上已经给了答案,就是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压力,我们要积极应对,主动想办法。要更重视做强国内大循环,从整个经济大局来看,进出口有压力,就得靠内需来平衡。
上半年在推动GDP增长上,消费已经是主力军了,而且还有增长空间。你看啊,把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其他国家一比,就拿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来说,我们比它们低,跟印度、韩国比,我们也低,这就说明咱们的消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上半年的政策对消费的拉动效果很明显,就拿数据来说,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覆盖的商品,销量增速比其他的可快多了。所以啊,今年下半年消费刺激政策还会继续,而且很可能从商品扩展到服务领域。为啥呢?
因为商品消费有个问题,像买台空调,3到4年都不用换,就不会再买第二台了。但服务消费就不一样了,像旅游、家政、教育培训,消费频率比商品高,也不会有那种买了一次就很长时间不买的情况,而且服务消费的产业链更长。
咱们说消费,可不只是花钱的事儿,我花的钱就是你挣的钱嘛。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消费带动企业生产,企业生产就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大家有了工作能多挣钱,就更愿意去消费,这就是提振内需的关键。
最后再说说投资这一块。在投资领域,能明显感觉到我们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就说房地产吧,目前还是拖累经济增长的因素,今年上半年房地产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负增长11%。虽说房地产销售、开工、竣工面积这些数据在慢慢改善,但整体来看,房地产还在底部徘徊。
所以发布会上也说了,得加大力度让房地产止跌回稳。在这种情况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是2.8%,要是不算房地产,增速就能达到6.6%。这就说明除了房地产,好多行业都在快速发展,像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也就是咱们说的新智生产力,包括人工智能、风电、光伏、新能源车、5G、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这些领域,这些新动能不断积蓄力量,才弥补了传统动能在产能调整过程中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听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能感觉到这5.3%的增速真的不容易啊?了解了这些细节,就更能体会到一开始统计局说的“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稳中向好”,这话可一点都不夸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