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耳蝉声嘶日昼,摇身燕影览天香。不知不觉中,夏季进入收尾,迎来最后的十五天——大暑节气。此时正值三伏天当中的“中伏”前后,民间有“最热中伏天”之说,所以大暑时节,是一年中太阳最烈,气温最高,且湿度最大的一段时间。此时地表接收的热量依然要远远大于散失的热量,同时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天气多变,降雨频繁,使得“暑湿交蒸”之感达到极致。
季节更替为养生的关键时期,大暑作为夏与秋之间的过渡,此时外界气候复杂多变,所以此时一定要及时调整,才能与自然同步,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秋天。下面就来跟大家分享具体需要注意的内容,牢记:1不去,2不碰,3不喝,4多吃,为夏季圆满收尾,同时也是为秋天做好准备,要重视~
![]()
1不去——不去森林里散步
大暑时节,阳光热烈,光照强,温度高,所以人们外出时,都喜欢到树荫下活动,乘凉,散步,会显得凉爽一些。不过这里提醒大家,这个季节要尽量避免到树林里去散步。虽然相对于大太阳下,树林里没有那么晒,但湿度大,会显得更闷。同时树林里植被丰富,不仅树多,草多,昆虫蛇蚁也特别活跃。此外树林里的也比较潮湿,路面往往分布着苔藓,会显得特别滑,稍不小心就可能会跌倒。尤其是中老年人,平日里喜欢遛弯,尽量不要到树林里去,以免被昆虫叮咬,也避免滑倒。
![]()
2不碰——不随意触碰户外的铁器
这个季节里太阳光照强烈,室外的温度特别高,而铁质器材具有导热的特点,在这个季节里显得格外“吸热”。所以外出时,要尽量避免触碰这些铁器。尤其是一些健身器材,在没有隔热材料的情况下,也会特别热,所以有健身习惯的朋友,切记不要直接就用健身器材。此外室外的一些铁质的椅子或是石头,也比较吸热,届时也不要贸然就坐到上边,以免被“烫”到。
![]()
3不喝——不喝隔夜茶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其是人们待客的常用饮品,代表着重视之意,很多人在一年四季都喜欢喝些茶,是比较天然的饮品。炎热的气候里,喝些绿茶,有助于生津解暑,降火降燥。不过在喝茶也讲究个“新鲜”,一般来说泡上2-3次是口感最佳的时候,再泡就寡淡无味了。此外,茶水也不能放置时间太久,现在闷热潮湿,细菌活跃,茶水放久了也会变质,继续饮用则会引起腹泻等问题。茶具最好当天用完也在当天清洗好。
![]()
4多吃——多吃酸味食物
暑湿交加的天气里,人们容易心烦气躁,没有食欲,而身体上的消耗其实很多,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可以通过酸味食物,来帮助我们打开味蕾,增进食欲,从而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同时酸味食物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维C,果酸,抗氧化物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保护心血管,提升抵抗力等。下面分享一道酸爽可口的汤,开胃又爽口,而且满满的营养,你也试试吧~
![]()
1、新鲜饱满的西红柿两个,一般不需要去皮,但要清洗好,仔细搓搓,之后切成小块,更方便煮透。
![]()
2、搭配一些菌类,自己喜欢的都可以,其用来煮汤味道鲜美,而且富有营养。不过其中都蕴含着大量的纤维素,所以我们需要将其清洗完毕后,切碎一些,可以煮得更透,嚼起来也方便。
![]()
3、锅里倒点油,酸酸的西红柿倒进去,调些盐,生抽,之后就一直炒,直到其质地变软,出沙。这样就炒透了,味道都被炒出来,往里边加点热水,继续煮开。
![]()
4、接着把菌类都倒进去,搅匀以后,继续煮,要多煮一会儿,十分钟左右,彻底熟透时,淋上一些蛋液,再加热几秒钟,蛋花凝固成型,补点盐,加点芝麻油,再次拌匀,即可关火。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