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与核心价值
迁安作为工业重镇,辖区内高耸烟囱是航空与低空飞行的重要障碍物。原航标因服役超 8 年,受 “北方干燥多风 + 工业粉尘” 影响,出现涂层褪色、局部剥落等问题,辨识度降低,存在航空安全隐患。此次翻新粉刷项目的竣工,实现了 “警示效能升级 + 耐候性强化 + 合规性达标” 的三重突破:
- 航空警示精准复位:通过红白航标环翻新,视觉对比度恢复至 95%,3 公里外清晰可辨,为低空飞行器提供明确避让标识,消除 “视觉盲区” 风险。
- 工业环境耐候性跃升:采用 “氟碳航标涂料体系”,耐盐雾性能达 1200 小时,抗紫外线老化等级 8 级,保色期延长至 10 年,降低中期维护频率。
- 安全功能隐性强化:翻新中同步修复爬梯锈蚀、补全夜间反光条,航标环与平台交界处做圆弧过渡,避免涂层因应力集中剥落,实现 “警示与安全” 双重保障。
二、项目技术亮点与难点突破
结合迁安 “工业粉尘多 + 高空作业 + 航标精度要求” 特性,项目在翻新工艺与警示效能上精准创新:
1.航标褪色与涂层剥落的针对性处理
- 旧涂层与基面预处理
采用 “机械打磨 + 高压除尘” 复合工艺:先用角磨机清除剥落涂层,再用 3MPa 高压空气吹扫粉尘;对局部凹陷用环氧腻子找平,确保航标环线条流畅;最后用 “盐分检测笔” 验收,避免工业盐分导致新涂层早期失效。 - 航标环几何精度恢复
烟囱高度 80 米,原航标环因沉降出现水平偏差,翻新时用 “激光投线仪 + 全站仪” 重新定位:每 10 米设一道航标环,红白交替分布,环宽 1.2 米,水平度偏差控制在 3mm 内;通过 BIM 建模模拟地面视角,确保 3 公里外观察时 “环体水平、无扭曲”,符合航空目视警示要求。
2.工业环境适配的航标涂层体系
- 耐粉尘与保色性涂层创新
采用 “三层防护体系”:底漆:环氧富锌底漆,抵御工业大气腐蚀;中涂:氯化橡胶中间漆,形成屏蔽层阻隔粉尘附着;面漆:航标专用氟碳漆,红色采用 “氧化铁红”,白色含 “钛白粉”,色彩对比度达 30,确保远距离辨识度。 - 航标环细节强化处理
航标环与爬梯交叉处,涂层延伸至金属件 5cm,并用硅酮密封胶填充缝隙;底部 2 道航标环添加玻璃微珠反光颗粒,夜间受灯光照射时 “300 米外可见”,增强低空飞行器夜间避让能力。
3.高空作业与工业环境安全管控
- 粉尘环境下的施工防护
作业区域设置 “防尘隔离带”,配备雾炮机;施工人员佩戴 “防尘面具 + 护目镜”,每日作业前检测空气中粉尘浓度;涂料搅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避免粉尘混入漆料影响附着力。 - 高空航标施工精度控制
采用 “分段吊笼 + 定距喷涂” 法:吊笼沿筒壁每 5 米为一作业段,用标尺控制喷枪距离,走枪速度匀速 0.5m/s;每道航标环完工后用 “湿膜卡” 检测,红白环交界处用美纹纸贴边,撕除后边缘整齐,符合航标视觉规范。
三、致谢与航空安全展望
- 致敬攻坚团队
向迁安烟囱航标翻新粉刷项目的施工班组、航标检测机构、监理方及企业安环部门致以诚挚感谢!感谢你们以 “航空安全无小事” 的专业态度,在工业粉尘环境中攻克航标精度、耐候涂层等难题,用毫米级的环体水平度与严苛的保色标准,为迁安工业区域筑起 “空中警示线”。 - 护航长效警示效能
建议投用后每半年用高压水冲洗航标表面粉尘,每年检测涂层保色性,每 3 年评估反光条亮度,让航标持续发挥 “白天看色彩、夜间看反光” 的双重警示作用。
再次祝贺迁安烟囱航标翻新粉刷项目顺利竣工!这一成果不仅是航标的 “焕新升级”,更是工业区域 “航空安全与耐候技术” 融合的典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