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舒跃龙教授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合作在Journal of Infection发表题为“Global spread of H3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with an accelerated evolution after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的研究成果。
H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s)广泛分布于全球水禽中,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中出现了多种亚谱系,但亚谱系内的进化动态及其传播仍不清楚。基于公共数据库数据和中国大陆禽类相关环境监测数据,研究团队分析了全球H3亚型AIVs的生态、进化和传播特征。研究发现,H3亚型AIVs至少在全球90种鸟类中检测出来,其中绿头鸭最为常见。H3亚谱系的物种、地理分布和传播途径具有显著特征。该研究在全球和局部尺度上重建了H3亚型AIVs的谱系地理网络,发现了大规模扩散和局部传播的重要路径。阿拉斯加、中亚、日本和蒙古可能是H3型AIVs在野生鸟类中大规模传播的重要地点。在中国,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苏是家禽H3型AIVs的集散地。分子钟模型结果表明,H3型AIVs从野生鸟类引入家禽后,血凝素(HA)基因的进化速率显著提高,传入家鸡后进化速率进一步加快,这一现象可能与家禽更短的传代周期及宿主适应性选择压力有关。该研究提示,新型鸡源H3亚型AIVs,尤其是曾经感染人类的H3N8 G25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需引起重视。
图.中国谱系的H3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贝叶斯时间分辨系统发育分析
该研究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该研究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22-RC310-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1128002)的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舒跃龙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王大燕主任、杨磊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博士生杨佳璎、陈晓菁为该论文并列第一作者。
文章转载自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