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融科医院,只要是陈广垠主任出诊,当天诊室外总是排满了长队,从接诊第一位患者开始,就是陈主任忙碌的一天了,即使经常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他也从不缩短每位患者的看诊时间,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在三十多年来,他用精湛医术和真诚关怀,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
坚守治未病理念,揪出潜在心脑血管隐患
“既然患者找到了我这里,那我就要对每一位患者负责,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这是陈广垠主任常说的话,基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深刻了解,陈主任对每位患者的问诊都细致入微。从既往的检查报告到日常的饮食习惯,从工作压力到睡眠质量,都要详细询问,也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让许多潜在的心脑血管问题被及时发现和干预。
公益义诊风雨无阻,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
无论寒冬酷暑,这些年来陈主任的义诊行程从未间断,他深入基层社区,将优质诊疗服务送到千万百姓家门口,当时有一位65岁的李女士,其实已经患有高血压多年,也从来没有去检查过,还是陈主任在义诊中发现了她的病情,随后为其制定了可行的调理方案,经过系统辨证调理,她的血压从当时发现的160/110mmHg稳定降至140/85mmHg左右,至今已三年未出现并发症了。
临床与科研并重,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陈广垠主任始终秉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观念,基于时代的发展,他既见证过西医的先进,也深知中医的独特优势,正是这种不偏执、不盲从的专业态度,让他探索出了一条中西医优势互补的诊疗之路。
之前有位 58 岁的冠心病患者,一直规律吃着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美托洛尔,前两年病情还算稳当,可那段时间却总胸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有时候一天能疼两三次,连带着肩膀都发沉。
陈广垠主任仔细看诊时,发现他脸色发暗,舌头紫得厉害,再结合脉象来看是典型的气滞血瘀体质,再一细问,患者说自己还常年嗳气,夜里也睡不好,针对患者情况,陈广垠主任辨证分析后,一方面针对患者气滞血瘀的体质特点,开了一些中药去调理患者的整体状态,另一方面也适当调整了西药用量,这样配合着来,既能控制住病情的恶化,又能慢慢改善体质,让患者少受点罪。
![]()
"妙手回春医术精,医德高尚暖人心",这是患者康复后特意送来的锦旗,鲜红的锦旗背后,是陈主任对患者尽心尽力的诊疗,更是患者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在陈主任的诊室里,这样的锦旗挂满了一面墙,每一面都诉说着一个患者重获健康的故事。
陈广垠主任虽然是中医,却从来不否定西医的价值,只是在每个病例中寻找更合适的方案,用实实在在的疗效证明专业的医者,永远以患者的健康为目标,同时,作为一名深耕医学领域的专家,他不仅在临床一线积累了丰富经验,更在学术研究领域建树颇丰。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10余部,真正实现了临床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如今,陈广垠主任除了在望京医院坐诊外,每周四还在北京融科医院增设了门诊,只为让更多患者能便捷地享受到优质诊疗,他用三十年的坚守证明:好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用对每个患者真诚以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