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面所述对人类独特维度的理解,弗兰克尔提出了所谓“意义疗法”。他重点介绍了两种在意义疗法框架内发展出来的技术,即所谓“矛盾意向法”和“去反思法”。所谓矛盾意向法,是指让病人故意体验自身行为引发的“可怕”后果,从而有效地暴露他们的焦虑或恐惧情绪。通过这样一种尝试,来解除他们自身的焦虑或恐惧。这么说起来有点抽象,我给你举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失眠问题。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当你失眠的时候,你会很害怕自己睡不着,然后越害怕自己睡不着,就更容易睡不着。那这个时候,矛盾意向法要我们怎么做呢?它要我们尝试把目标调整为“整晚都不要睡觉”,也就是反着来。
一个有趣的对话,说有一个病人就跟治疗师说:“我睡不着。”治疗师说:“那你干嘛不回到房间躺下去,然后试着不要睡觉?我们看看能不能保持一晚上都不睡觉。”那病人就很生气地吐槽说:“我觉得我是疯掉了,但现在看起来你也疯掉了。”治疗师说:“有时候疯一下挺好玩的,不是吗?”病人说:“你认真的吗?”治疗师说:“对啊,你去试试你能不能坚持一晚上不睡觉?我每次巡房的时候,都会叫你一次,来帮你保持清醒,可不可以?”然后病人说:“行。”结果,那天晚上,这个有失眠症的病人睡得可香了。治疗师说:“我早上去叫他吃早餐的时候,发现他还在睡觉。”
所谓去反思法,本质上就是避免我们前面所说的“过度注意”和“过度反思”,要把注意力从自我身上挪开。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我们越是以快乐为目标,就越容易失去它。除了这两种技术之外,意义疗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死亡和生活的看法。这里,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我们短暂的一生的?你是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于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你觉得我们能够在生活中找到意义吗?宿命论者认为,我们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都已经“如其所是”,被规定好了,任何事情都无法改变,所以,行动就没有什么意义。与之相反的,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相信,我们可以探寻到意义。它把重点放在了现在,相信一切都是不稳定的,不断变化的。
那么,意义疗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采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弗兰克尔说,人生就像沙漏。沙漏你肯定熟悉,古代经常用沙漏来计时,现在的一些饭馆也会用沙漏来计时,他们承诺说,会在沙子漏完之前上菜。沙漏的计时方式,就是把上半部分的沙子经由中间狭窄的通道漏到下半部分,以这个过程来计算时间,这其实跟我们的人生是很像的。
沙子通过狭窄通道,就像是时间在流逝。沙漏的上半部分代表未来,也就是即将到来的部分;中间的狭窄通道代表着现在;沙漏的下半部分代表着过去,也就是那些已经通过狭窄通道的沙子。弗兰克尔说,存在主义只看到“现在”的这个狭窄通道,却忽略了沙漏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也就是“过去”和“未来”。而宿命论者虽然看到了整个沙漏,但在他们眼中,沙子是种不会有流动,只会“如其所是”的惰性物质。
那么意义疗法是怎么看的呢?意义疗法认为,虽然未来的确是未可知的,但过去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当沙子穿过“现在”这个狭窄通道落到下半部分时,它就变得固定了。这其实也代表着,一切过去得到了保存,它们被永远地封存了起来。这样一种观念很有意思,因为我们一般提到过去,都会觉得它们是已经消逝了的,但意义疗法认为,不对,它们成了过去,它们仍然以某种方式存在着。
弗兰克尔讲到了他跟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一次交往,他说,海德格尔有一次来到了他在维也纳的家里,给他亲笔写下两行字:“已然过去的,不会再来;已成过去的,仍将永在。”“已然过去的,不会再来”,这很好理解,但我们要如何理解这句“已成过去的,仍将永在”呢?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刚结婚一年就失去伴侣的人,他十分绝望,并且在未来生活中看不到任何意义。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如果他可以认识到,他那一年的幸福婚姻生活是谁都夺不走的,那将很有意义。对啊,他的过去那一年的幸福生活,谁都改变不了,因为已经发生了。有一句话说得很妙,说:“因为它们已经滑入过去,所以它们得以留存。”过去是最安全的存在方式,因为过去是无法改变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一切是短暂的,但又都是永恒的。有一句话,说“一旦我们将某种事物带进这个世界,永恒就会将其接管”。我们在过去所经历过的幸福,在过去所遇到过的善良的人,在过去取得过的成就和成功,因为它们都已经发生了,所以是无法抹去的,永恒是不会丢失的。这样一种观念很有意思,因为我们过往一般都会觉得,过去的时光早已从我们身边溜走,但在弗兰克尔看来,不,过去是被我们打包存放好的东西。
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说悲观主义者就像这么一个人,他恐惧且悲伤地看着他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每天撕下一张,随着日子过去,日历变得越来越少。而积极面对生活的人,他更像是这么一个人,他从日历中撕下每一张之后,会在日历的背后记上几笔,然后把它们小心整齐地保存下来。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骄傲而开心地回想这些笔记中所有的丰富内容,以及他度过的生活。意义疗法认为,这是一种永恒的记录。当然了,永恒的记录不会丢失,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安慰和希望。但与此同时,因为它无法修改,这也是一种警告和提醒。因为发生的一切会被放入永恒,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我们当下和未来做什么,就意味着我们在挑选什么样的事情放入永恒。所以,意义疗法不仅表现出对过去的乐观主义,而且还表现出对未来的行动主义。我们的行为正在决定什么东西变成过去,什么东西变成永恒。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都是“创造自己”的那个人。我们在出生时并没有任何成就的现实,但在去世的时候却成就了,因为在去世的时候,在死亡的那一刻,我们“创造了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