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路上,很多家长盯着孩子吃饭、睡觉,却忽略了一个“黄金信号”——大便。其实,便便的状态,正是脾胃发出的“悄悄话”,读懂它,就能及时调整孩子的体质。
羊屎蛋便便:阴虚火旺了
如果孩子拉的便便像羊屎蛋,一粒一粒硬邦邦,多半是阴虚火旺。这时候孩子可能还爱喝水、嘴唇干红,脾胃里的津液不够,便便自然“干硬”。可以多给孩子吃点银耳、梨等滋阴的食物,少碰辛辣、油炸。
前干后软:脾虚气虚找上门
便便开头干硬,后面却变软,甚至不成形,这是脾虚气虚的典型表现。脾胃动力不足,推不动前面的便便,后面的又因为运化无力变得稀软。这类孩子往往胃口一般,容易累,平时可以煮点山药小米粥,帮脾胃补补气。
黑硬难排:脾胃有热要清热
便便又黑又硬,排起来费劲,可能是脾胃积热了。孩子可能还会有口臭、舌苔黄厚、手脚心热的情况。这时别再给孩子吃大鱼大肉,用冬瓜、绿豆煮点水,帮脾胃清清火。
稀软不成形:脾胃虚寒得温养
便便总是稀稀软软,不成形状,甚至一吃凉的就拉肚子,多是脾胃虚寒。这类孩子平时要少吃冷饮、凉菜,做菜时加点生姜、花椒,温一温脾胃,也可以试试蒸苹果,收敛又养脾。
有食物残渣:脾虚阳虚要健脾
便便里能看到没消化的食物,比如菜叶、米粒,说明脾虚阳虚,运化能力太差了。孩子可能还爱喝热水、手脚偏凉。可以多吃点炒白扁豆、炒薏米,帮脾胃“磨碎”食物,也可以在粥里加点桂圆,温补一下。
孩子的脾胃很娇嫩,便便就是它的“晴雨表”。每天花30秒观察一下,及时调整饮食,比等生病再调理更有效。养脾不是一天的事,从读懂便便开始,慢慢帮孩子养出好脾胃吧~
我是琴姐,自学中医5年,用中医育儿方法调理好了女儿的湿疹和便秘的问题,体质上岸了,也帮助许多个孩子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改善了体质,分享出来也想帮到更多的家庭孩子,让我们一起轻松育儿!一起学习成长!
来源 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