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到那些光芒万丈的领导者,或许会觉得他们得心应手、运筹帷幄。但其实,真正的领导远比看起来困难得多。
没人能真正“教会”你如何成为一个好领导。
市面上虽然有很多课程,讲KPI(关键绩效指标)、讲人格类型分析,也有很多流程图表……但“带领一群人真正做成一件事”?这才是最难的部分。
成为优秀领导者,需要三样东西:
努力
经验
跌倒后还能爬起来的韧性
就像生活中任何有价值的成长一样,想变强,就必须勇敢面对困难。
![]()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挫败、质疑、错误的开始,还有错过的机会。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准备好了——理论知识懂了,自信心也在线。
但现实总会来点“下马威”:就像突如其来的一阵巨浪,把你彻底打懵。你不只是偏离了方向,甚至可能被拍得快要沉下去。你拼命挣扎,只为了浮出水面呼吸一口气。
这时候你才明白——平静的海面,造不出真正的水手。
有些人生功课,必须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
所以,想要成为一个被人真正追随的强大领导者,你必须具备以下4项核心能力:
01
职场领导力的第一课:如何体面地辞退员工
有一个我认识的男人,他居然喜欢开除别人。喜欢到什么程度?他干脆辞去了管理职位,自己做起了“企业重组顾问”,专门替别人去完成“裁员”这种棘手工作。
表面上看,他是打着“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的旗号,但实际上——他就是在行使一种他自认为正义的惩罚。他常说:“我从不解雇那些努力工作的人。99%的时候,被开除的都是那些不上心、不负责,甚至故意混日子的人。我做的只是让正义落地。”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公司判官”的味道?一个惩罚“偷拿订书机”和“神秘频繁请病假”的复仇者。
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像他那样,享受这个过程。哪怕是与某人共事简直噩梦一场,当真的轮到你说出“对不起,公司决定让你离开”的时候,心里也往往不好受。或许那一刻你会觉得有点解气,但很快,内疚感可能就来了。
这是因为我们通常会从两个角度思考这件事:
l 一是对对方的伤害。他也许人不坏,只是能力跟不上。我们被教导“好人不该被惩罚”,所以我们犹豫;
l 二是对自己的怀疑。是不是我没带好他?是不是我太快下判断了?我是不是已经变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那个“冷漠领导”?
但亲爱的,如果你在考虑这些问题——恭喜你,这说明你是个有责任感的管理者。那份犹豫,是你内在的“道德护栏”,提醒你不要因为手握权力而滥用它。
记住——辞退一个人,永远都不该成为轻松的事。如果你对此感到不安,说明你仍然在乎“做对的事”。那份不安,不是阻力,而是一种提醒:你需要更慎重地评估决定,而不是仓促行事。
你该做的,是带着这份谨慎去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合理——
l 这个决定是否基于事实,而非情绪?
l 我是否已经尽力提供过支持和改进的机会?
l 这个过程是否尊重了对方的基本尊严?
因为领导力的真正考验,从不是顺风顺水的带队,而是你如何在人性最棘手的场景里,依然做到坚定而有温度。
02
真正的引导,是让人变好——哪怕他们当下不喜欢你
做领导,不只是扛事和拍板。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让团队变得更好。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反馈。
但“反馈”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像是捉摸不定的泥鳅。
你说得太直接,对方防备心起来了,干脆不听;
你说得太委婉,他根本没意识到问题,也就无从改进。
所以,真正有影响力的反馈,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设计它的“三个阶段”:
反馈前、反馈中、反馈后
反馈前:让“反馈”成为一种文化,而不是一种惩罚
一个健康的团队文化,应该是“沟通透明、反馈自然”。你要从自己做起:
l 你是否展现了“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l 你愿不愿意接受别人给你的反馈?
l 你会不会主动向下属请教、虚心听取建议?
当你要开始一次正式反馈之前,请确保你已经:
l 选对了时间地点——安静、私密、不让人尴尬;
l 准备了核心信息——讲具体事实,不谈情绪;
l 想好了改善建议——不仅指出问题,也要给出路径。
反馈中:直接,但不冷酷;真诚,也不讨好
先从积极的地方说起。让对方知道:
l 你看到他们的努力和优点;
l 你之所以指出这些问题,是因为你相信他值得变得更好。
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清楚问题,记住三点:
1) 聚焦行为,而非人格
2) 讨论“怎么做得更好”,而非“你哪里不好”
3) 鼓励对方表达自己,而不是单向命令
比如:“你在客户沟通时逻辑不清”≠“你不行”,更好的说法是:“如果你能在每次会议前列好3个核心观点,客户会更容易理解你的方案。”
领导力,不是用权力压人,而是用清晰与尊重,让对方愿意一起往前走。
反馈后:留下的是动力,而不是伤口
好的反馈,不止于“说完就走”。更重要的是后续的跟进和支持:
l 对方有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
l 他有没有清晰的改进方向?
l 你是否愿意持续提供帮助,而不是事后变成“甩手掌柜”?
定期回访,但保持轻松氛围,避免微管理。让“反馈”成为一种自然的沟通节奏,而不是临时性的“专项手术”。
“真正的好领导,不是让人听话,而是让人变好。”
愿你成为那个即使说出让人不舒服的话,也能赢得人心的人。
03
真正的成长,往往藏在失败背后 —— 学会走出重大错误
先坦白一点:我要讲的这个能力,我自己也还在练习。
是的,我不是那种“我做到了你也可以”的完人,而是一个在失败中反复挣扎、慢慢前行的普通人。也正因为如此,我更明白:只有那些不轻易逃跑的人,才能真正学到深层的东西。
为什么?因为他抱持着一种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
“我失败了=我不适合干这个=我就是不行。”
但真正有潜力的人,会说:
“虽然失败了,但我学到了什么?我还能再试一次,方式不同。”
这场失败原本可以成为他人生中的一次“商业学位”。他本可以总结教训,转战别的方向,比如营销、组织管理,甚至继续策划其他类型的活动。但他没给自己这个机会。
真相是:失败不是终点,而是通向更高阶段的门票。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区别在于:
有些人把错误当成自己无能的证据;
有些人把错误当成成长的燃料。
你想成为哪一种人?
别在故事还没开始时,就提前认输。
有时你以为是句号,其实只是逗号。
04
向外看世界,也向内看自己 —— 真正的领导,是内在驱动的专注力
其实,我们从小就在用外界的反馈来决定关注什么、记住什么、忽略什么。这种“注意力的选择”影响着我们能不能成长。
很多领导在工作初期,会被各种外部因素牵着走:
一会儿是同事的抱怨,一会儿是紧急邮件,一会儿是上司的临时安排……看上去很能“救火”,但实质上是在被动反应,精疲力尽。
你不能让别人来决定你该专注什么。
你得主动做出选择:分清“重要”与“紧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一个重要的领导能力就是:建立你自己的“专注雷达”。
l 重要的事,往往不急;
l 急的事,往往没那么重要。
你要能看清楚,哪件事真正值得你投入精力和情感。因为一旦你成为团队的核心,一切都会“归因于你”:
l 事情搞砸了,是你没盯好;
l 目标没达成,是你没带好;
l 问题爆发了,是你没预判。
这听起来像是一种“责任的诅咒”,但其实,它也是一种“权力的祝福”。
因为正是这种责任感,让你有资格、有机会,去决定整个团队的方向。
所以关键是:别让世界替你做决定。
不是因为别人说你该做什么你才做;
而是因为你经过判断,认为这是最值得做的事。
即便判断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是出于主动选择,你就能从中学到东西,下次更快、更好地调整方向。
领导力从来不是走直线,它像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要靠不断的试错、修正和坚持,才能最终汇入海洋。
真正的领导力不是职位赋予的,而是你在每一次选择中练就的。
别让自己在关键时刻变成“还没发光就熄灭的煤炭”——
让压力雕刻你,成为那颗发光的钻石。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编辑:学习经营管理(微信号:MBA160)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