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为大家讲述位于全俄展览中心第34号展馆“宇宙”馆的大型宇航博物馆,这是俄罗斯最大的航天博物馆之一。
为了尽可能详细地展示博物馆中的展品,我们将整个介绍划分为几个部分。在本次的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带大家参观展馆中陈列的等比例全尺寸航天器大厅。
关于展馆本身的历史,您可以在我们介绍的第一部分中了解。
这个展厅位于被称为“主穹顶”之前的位置,而“主穹顶”部分我们将在下一期(也是最后一部分)中进行介绍。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展厅中都展出了什么。
在入口右侧,陈列着“快车-AM5”通信卫星,这是俄罗斯与德国、法国和日本联合研制的成果。
展厅另一侧还展示了另外两台引人注目的庞然大物。
其中之一是基于“快车-1000”新平台制造的“快车-AT1”卫星。
“快车-1000”平台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非密封结构的设备模块,配备了复合式热调节系统以及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
这是“核子”(Нуклон)先进空间系统模块的结构—技术样机模型,配备有用于行星际任务的核动力推进装置。
这正是当下俄罗斯航天领域正在积极研发的项目——一种采用核动力的新型太空拖船。
按照计划,拖船与其目标载荷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准备完毕,并分别被送入轨道,随后在轨道上完成对接。在任务的第一阶段,太空拖船将飞往月球,并投放第一批有效载荷;第二阶段将前往金星,并在飞行途中测试使用氙气进行补给,同时投放第二批有效载荷;第三阶段则计划飞往木星,并将在其某颗卫星上投放最后一批有效载荷。
在旁边,还陈列有一个承重桁架段的模型,用于空间运输与能源模块(ТЭМ)功能性测试。
此外,这里还有一件展品——核能推进装置(ЯЭДУ)兆瓦级的模型,这是“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Роскосмос)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Росатом)下属企业联合开发的太空运输与能源模块(ТЭМ)项目的一部分。
现在,让我们抬头看看上方。
气象卫星“Прогноз(预报)”。
地质测量卫星“Гео-ИК-2”。
全球导航卫星“格洛纳斯-K(ГЛОНАСС-К)”,基于“Экспресс-1000”平台。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片展厅的亮点。
这个展厅里最让我惊讶的,是这台著名的俄罗斯人形机器人“FEDOR”,也就是我们说的“费奥多尔”。它专为救援行动而设计,并且是唯一一台曾于2019年进入太空、登上国际空间站的人形机器人。
注:“费奥多尔”高达1.8米,重约160公斤,造价超过3000万RMB,是俄罗斯“费多(Fedor)”系列机器人的最新版本之一,采用了特殊的抗振材料和控制运动的算法,避免意外损坏国际空间站。据报道“费多”大约由15000个部件组成,运行基于Linux的实时操作系统运行,可用普通的插座充电,充满电后,足以工作一个小时。
该机器人由“安卓技术”科研生产联合体(НПО “Андроид Техникс”)研发,这家公司专注于俄国产机器人技术的开发。费奥多尔既可以模仿远程操作员的动作,也能自主执行某些预先编程的任务。
顺带一提,“FEDOR”其实是一个缩写,全称是“Final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bject Research”,翻译成中文就是“最终实验演示研究对象”。
他可以移动,还能与他进行一些简单话题的对话。
而在接下来的最后一部分中,我们将展示“巨大穹顶”的最后一个展厅。
所以本期内容就先到这里。
感谢收看本频道编译的内容,我们下次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