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银圆”,很多人可能会有些许迷茫,为什么有的价值几十万,而自己手里的却不值钱呢?
![]()
“银圆”一般在清朝末期,以及民国时期流通使用。
当时的“发行数量”还是非常多的。
在民国时期,随着各地军阀的私自铸造,因此也有不少前期的银圆,进行回炉重造。
而到了近代,有不少人将这些“银圆”,打成了各种银质的首饰,所以现在留存下来的数量非常少。
![]()
至于什么样的“银圆”,具有收藏价值呢?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银圆”本身就是属于“老物件”一类,因此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银圆的仿品还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不要胡乱收藏,“鉴别真伪”还是非常重要的。
![]()
这种仿制品的“银圆”,收藏意义不大,大家需要理性选择。
上面提到的是“真品”和“仿品”的区别;除了这种因素外,还与它的“品相”、“版别”、“种类”等方面有关。
就拿我们常见的几种“银圆”来说,例如:“袁大头”、“孙小头”、“船洋”、“龙洋”等……
![]()
相同版别的两枚银圆,如果“品相不同”,它的收藏价值也会有所差距。
一般相差在几百左右;差距比较大的话,相差能在上千左右不等。
如果是“稀有版别”,相差上万左右,也是有可能的。
![]()
根据今年的收藏市场来看,民国三年的“袁大头”,“流通品”单枚价值在900-1000左右,“美品”单枚价值在1100-1200左右。
如果是较为稀少的“签字版”,它的收藏价值在几十万左右。
在传世的银圆系列中,“孙小头”的存世量非常多,“流通品”单枚价值在600-700左右。
![]()
如果家里的银圆,带有“龙”图案,收藏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如:“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宣统元宝”等。
喜欢收藏的朋友,一定要仔细鉴别真伪!
理性收藏,切勿上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