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手机玩成了消耗品,原因是其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但这几年似乎没太多新技术了,快不起来。
把家电也玩成了消耗品,这个技术几乎没法更新了,就只能时不时地鼓励“以旧换新”,强记能耗下降。
把路桥玩成了消耗品,以前主要怪货车超载,把路面压坏了,现在不能超载了,就有了扩宽和管网改造之类的说法,总之都有原因。
把房产也搞成了消耗品,理由是旧城改造和危房改造等。
汽车能不能也玩成消耗品呢?似乎也可以,从现在的电车不断的在新车型上加功能就可以看到,老车型的电子设备硬件落后之后,很多新功能没法使用了,这不就跟前些年的手机一样了吗?
去年下半年还不时传出的,油车年审趋严,好多车都审不过,被迫报废的新闻。最终被一些官媒通过走访审车点,似乎说明这些是谣言。
不过,2026年7月15日,公安部发布了一个上半年的机动车上牌等数据,我们再把前几年的数据也找出来,整理了一下,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们通过上年末的汽车保有量加上当年新注册登记量,再减去年底的保有量,就倒数年出当年的报废量。
国内汽车报废或者其他原因退出的比率,我们简称为报废率,是在较快增长的。2022年约为2.1%,2024年增长至2.9%,2025年上半年为1.9%,折合为全年就是3.8%。
也就是报废的比率是越来越高的,这是不是审车更严了呢?
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和人口的年龄结构一样,车龄结构也存在重大不平衡。我们的汽车市场是在持续增长的,总体年龄偏轻,所以报废率才比较低,不然2022年报废为2.1%,意思是平均一台车要用40多年,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随着市场增长变慢,车龄结构也会变化,就和年龄一样,到了那个点,迟早都是会报废的。真有可能在增长变慢后,汽车保有量也达到基本平衡状态的,那时候的年报废率应该起码是5%以上。
当然可能也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审车严格,导致提前报废的情况。另一项主要是电车的使用寿命问题,不管是从自然寿命,还是经济寿命,其淘汰的时间应该是会快于传统燃油车的。
人口结构一变化,汽车保有量是迟早的事,只是这个延迟会有多久,就只有以后才知道了。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