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一地20天2000余次地震,意味着什么?大地震会来吗?

0
分享至

日本最近频频遭到地震打击,真的是预言要发生了?



别急着开香槟,这事没那么简单。咱们先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最近,日本的吐噶喇列岛地震频繁,从6月21日开始的20多天时间里,一共上演了超过2000次地震!有人又联想到此前沸沸扬扬的预言,说是日本7月5日会发生巨大地震。虽然预言没有成功,很多人还是自我安慰,说时间还没到,现在吐噶喇列岛就是证明。

咱们说过,预测地震的三要素,就是地点、震级和时间,缺一不可。如今时间已经被打破了已经说明所谓的预言其实是谣言,不明白为何还有人如此狂热地信奉和宣传。



当然了,这也不代表日本肯定不会发生地震。20多天发生2000多次地震,至少表明了这里的地质活动确实比较活跃。那么,这个数字,到底正不正常呢?

有科学家指出,全世界平均每年会发生差不多500万次地震,算下来就是每天都有一万多次。之所以我们没有感觉,是因为其中绝大部分都非常微弱,没有震感。



这么多地震之中,又有大部分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的长度约为40000公里,集中了大量的海沟、火山以及板块移动,因此地震频发。

据统计,全世界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按照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粗略认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每年的地震次数有差不多40000次,换算到每天同样是10000次以上。处在该地震带的智利、美国西海岸、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都是饱受地震困扰的地区。



而日本,更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精华部分,处在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的共同交汇处。该地震带一共有450座以上的火山,仅日本就有265座至少是潜在活跃的火山。

有统计数据表明,日本平均每年发生3.0级地震次数接近5000次,其中3.0~3.9级之间地震就达到了3800次左右,另有900次在4.0~4.9级之间。这个统计数据和上面的有所不同,统计的最低震级不一样。如果从1级开始统计,那么地震次数就会更多。



这个数据看着也挺多的,但实际上,其中大部分都因为震级比较低,或者地震处于海洋范围内,以至于没什么震感。

这还是3级以上地震,至于最近新闻播报的地震中,甚至低至1级。说实话,这种级别基本上可以说毫无感觉了。指望这种震级造成破坏,实在有点异想天开了。

还有一点,资讯里提到的2000次地震,不是整个日本范围,而是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



经常读我的文章的朋友应该有印象,鹿儿岛也算是饱受地震威胁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归属鹿儿岛市的樱岛,拥有着一座活火山,近些年来频频喷发,可见地下有多么不平静。所以说,这里出现频繁的地震,不足为怪。



即便如此,最近一段时间,这里的地震频率也确实有点过高了。根据《朝日新闻》的报道,在2021年12月和2023年8月,吐噶喇列岛的地震也曾经活跃过几次,但当时地震的次数也只有308次和406次,远不如这一次的四位数。

乍看之下,吐噶喇列岛的地震确实不少。但看看标准,其实是从1度地震开始统计的。这里的1度,是日本独特的地震级别衡量方式,和我们常说的震级不一样,更类似于地震的烈度。其中1度的级别,是房屋内的吊灯之类的物品有轻微晃动,也就是有震感。



但还有人试图从中找到自嗨的点:这就说明当地已经进入了地震活跃期,预示着更大的地震即将发生。

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不一定。

我们多次科普过,人类目前还不具备精准预测地震的能力。地震的本质,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产生了应力,到达极限之后爆发的结果。这就好比你折一根树枝,树枝的粗细、弯折的方向等许多因素都能影响折断时的能量,不是说你永远用同样的力都能折断的。



实际上,人类设想过的预防地震的方式之一,就是将大地震拆成小地震,从而减小破坏。

那么,这2000次小地震,是不是帮助日本消除了一次潜在的大地震呢?

也不至于。

要知道,地震每增加1级,释放的能量大约为提升为32倍。即便吐噶喇列岛最近2000次地震都是4级,换算下来也只抵得上一次6.2级地震的能量,不足以对更巨大的地震进行明显削弱。



总而言之,最近的活跃地震,确实说明了当地的地质变化,但绝对不足以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地震有任何准确预测。如果有,那也是蒙的。

尽管目前当地已经有人从这几座岛屿外出避险,但是不是白跑一趟,谁也不知道。

退一步讲,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彼此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一旦日本真的发生极其严重的地震,我国也难免受到影响。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诅咒、预言之类的事。但我也理解大家心怀的国仇家恨,对这个国家的特殊态度。

让这个国家认清现实,为当年的错误战争和对我国犯下的罪孽认错,不是靠地震就能解决的。历史上也没有哪个国家,是仅仅因为一场地质灾害就毁灭的。

只有我们自己的国力越来越强,才能让他们看清楚天下大势。而我国的国力提升,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所以,有盼着人家地震的工夫,好好工作,给祖国多创造一点GDP,那才是实际的。靠做梦、靠幻想、靠玄幻,只会让人家笑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腿粗屁股大”这样穿才好看,紧身瑜伽裤搭白色短袖,干练又气质

“腿粗屁股大”这样穿才好看,紧身瑜伽裤搭白色短袖,干练又气质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8 14:39:57
塞蒂恩:我没想到越南有这么好的球队,恩加德乌并非故意伤我

塞蒂恩:我没想到越南有这么好的球队,恩加德乌并非故意伤我

雷速体育
2025-09-19 00:03:23
金庸最冷门的一本书,只因三流的书名,让读者错过一个一流的故事

金庸最冷门的一本书,只因三流的书名,让读者错过一个一流的故事

耳东文史
2025-09-19 00:03:23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7 19:45:54
弗莱肯:今天能拿到平局很幸运,不能总靠任意球的灵光一闪

弗莱肯:今天能拿到平局很幸运,不能总靠任意球的灵光一闪

雷速体育
2025-09-19 04:53:01
44岁薛凯琪演唱会造型太奔放,被嘲笑像尿不湿,争议越大门票越涨

44岁薛凯琪演唱会造型太奔放,被嘲笑像尿不湿,争议越大门票越涨

郑丁嘉话
2025-09-05 09:40:09
三亚网红跳水点断桥被曝装满防盗刺,当地文旅:涉及珊瑚礁保护和海域安全,早就不允许去了

三亚网红跳水点断桥被曝装满防盗刺,当地文旅:涉及珊瑚礁保护和海域安全,早就不允许去了

上游新闻
2025-09-18 12:12:29
曝皇家马德里巨星复出后将替换居莱尔的现有位置

曝皇家马德里巨星复出后将替换居莱尔的现有位置

油泼辣不辣
2025-09-19 07:08:43
张馨予发文想家晒居家照,淡妆素裙惊艳,与何捷十指紧扣露深情

张馨予发文想家晒居家照,淡妆素裙惊艳,与何捷十指紧扣露深情

鸟儿太能吃
2025-09-17 04:04:28
全球首块!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

全球首块!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

环球网资讯
2025-09-18 11:50:10
打没打残哈马斯真主党阿萨德伊朗,要完控西岸,只剩胡赛了

打没打残哈马斯真主党阿萨德伊朗,要完控西岸,只剩胡赛了

邵旭峰域
2025-09-17 10:58:49
“壮士断腕”!溧阳叫停重磅文旅项目:全面调查,依法依规处理

“壮士断腕”!溧阳叫停重磅文旅项目:全面调查,依法依规处理

创客公社-江苏第一创投媒体
2025-09-18 20:53:38
记者:感觉塞蒂恩基本被收权了,指挥权未必是他说了算了

记者:感觉塞蒂恩基本被收权了,指挥权未必是他说了算了

直播吧
2025-09-18 23:28:05
欧洲警告伊朗:采取行动,否则10天后实施制裁

欧洲警告伊朗:采取行动,否则10天后实施制裁

参考消息
2025-09-18 20:51:19
果然不出中方所料,英伟达已成美国死穴,特朗普现在得求着中国买

果然不出中方所料,英伟达已成美国死穴,特朗普现在得求着中国买

科普100克克
2025-09-18 16:59:14
四川这晚成“见光死”现场:谭松韵瘦成排骨,佟丽娅丑到没眼看

四川这晚成“见光死”现场:谭松韵瘦成排骨,佟丽娅丑到没眼看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6 14:08:10
亚冠二级联赛小组赛第1轮,北京国安主场2比2战平河内公安

亚冠二级联赛小组赛第1轮,北京国安主场2比2战平河内公安

新京报
2025-09-19 07:16:12
难怪举白旗!菲船挨29分钟水炮,船员耳朵差点被割,舱内一片狼藉

难怪举白旗!菲船挨29分钟水炮,船员耳朵差点被割,舱内一片狼藉

阿龙聊军事
2025-09-17 10:12:50
A8老了还是A8,45岁高圆圆生图里的眼袋,都能成为韵味加分项!

A8老了还是A8,45岁高圆圆生图里的眼袋,都能成为韵味加分项!

娱乐故事
2025-09-17 17:10:21
云南官宣:黄赛主动投案

云南官宣:黄赛主动投案

鲁中晨报
2025-09-18 12:23:07
2025-09-19 07:48:49
姿势分子knowledge incentive-icons
姿势分子knowledge
分享科学知识
6424文章数 436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 创业失败家里没房欠银行35万

头条要闻

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 创业失败家里没房欠银行35万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美英签署历史性科技协议!特朗普发声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口确认:正评估英特尔代工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旅游
房产
公开课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