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旭
刚到这个园子工作的时候,春寒料峭,北来的风没有一丝绿意,一亩田地左右的院落,一座三层小楼,院子里除去车道之外,空域长满了碗口粗细的不经意去考究的树木。直至到了春浓,曾经灰黑而不笔直的树上竟开满了鲜花,园子为之大变,色彩尽染。无论是朝霞还是晨昏,满园的鲜花艳丽烂漫,而且是槐花中稀有的紫。也许,只有小城市这样的社区里面,才有这样的景致吧。这样的烂漫和艳丽,到中秋临近时早已凋敝,仿佛去的久远,然而,那美好却仍在我的心怀里呼吸和荡漾。
从家里到这个院落上班,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今天,我仍然想走小道,不再仅仅是为僻静,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家里出门之时,听到楼下传来异样的歌声,推窗探头,遇到对面办公楼的一人也在探究。果然,下楼路过,见是小区门外的一家小店放大了机器的音量,正在播送《义勇军进行曲》、网传的升旗演讲及一类的歌声。
所走过的小道是条小巷。小巷幽深,少有人往,小巷由南向东的一个弯处也生长着一排槐树,虽然一样落花,却仍是想到她春风中的烂漫,知道在来年的春,还会开满鲜花,还会飘摇一树一树洒满幽幽小巷的花香。小巷中的人家不多,开门的一户,门口停放着一辆老年人常用的电动三轮,车下两犬,一条舒适地躺卧,一条昂首竖耳谛听着院内家人的动向;车上插着一面小小的国旗,艳艳地在灰色的小巷中点缀。而小区出来时所听到的歌曲和演讲,仿佛也在这幽幽的小巷中传扬。
出民居,又见这条熟悉的河流,沿着这个城市有两千年历史的运粮河道的辅路,走上百米,便跨上城市的大道。早晨明媚的秋光,照耀在行人的脸上,那神情安静而昂扬;来往的电动车辆,也有插上小小的红旗,在飞舞的秋光中飘舞抖动;出租车或者也肯定是邻国出产的那种品牌车系也插上国旗,在街头来来往往。临街店铺门口的旗帜要大一些,鲜艳而繁多。往年的秋季,只有国庆才有这样的繁华和荣耀,不,今天这样的繁华和荣耀之间,飘荡着的还有激情、庄严和肃穆。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走新修的白庙后街,跨过尚未拥挤的立交桥头,到新兴路和仓库路口,正是红灯,东西相向的人流统一站下,想象不到十年之前这里曾经的混乱和风沙。如今,面前是悄无声息河水一样流淌的车辆和行人,是灿烂旭光下闪着各色光亮及点点红色小旗的河流;面前一张张平静的面孔,安详的神态,随和的人群,一切在静候,在等待,没有声息,没有声响,却不知道为何,在瞬间,心中却莫名涌出一声大响:共和国的成立,我们站起来了;几十年的勤劳奋斗,我们壮起来了。不禁抬起目光,斜看到对面晨光中四栋二十多层的大厦,已在原来低矮棚房的废墟上站起;大厦的后面,一座同样高大的吊塔正缓缓挥动着巨大的手臂,手臂上飘舞的也是一面红旗。
走进紫槐院落,这个城市的社区,依然安详而静谧,一个公务员在远处的问候,在走廊里歌声和演讲一样嘹亮而回荡。后来,她又走进会议室添茶,问昨晚到几点工作结束,忽然间,一声巨大的声音响起,悠长而锐利。她吓了一跳,四处看看,连连惊问,曹哥,这干嘛,九一八警报吗?我说:“是,今天九一八,警报”。随后埋下头,又在工作笔记上默默写道:牢记九一八,捍卫钓鱼岛;理性爱国,始于足下;壮国强国,匹夫有责。警报。
致 历 史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却听不到关于此日期的纪念。
卢沟桥的石路我走过了,那里百年百岁的印下的车痕,如石山野道的坎坎坷坷,我怎么去思考呢?我去了哪里?我的兄弟让我的孩子头缠绷带,上面写着打倒谁谁谁。我不以为是笑谈,而此几年前的这种景象,如今被推到网上,那该是什么样盛况和热情?面对无所知者智者,老少各异的网名,我怀疑在哪里留存的照片,满腔悲戚的面孔。是正壮年的自己吗,是工作的不顺利,还是民族历史临近于此时的重重一击?我没有痛苦且情感消沉的美颜和唇角?
凤凰网的头条也没有关于此“七七事件”的消息,他们也好像是准备好啦,在这一周开始播放的是关于关东军“开阔团”的历史。我的国人记得这些事吗?今天的暴雨中,清晨打开电话,看到了第一个现实去开会,开搬迁也就是拆迁中的一个会。我记着的把会议的内容记在小本子上,装模作样的。而我希望的应该像孩子们在团旗下升旗一样,应该记的是重复的吧?强调的吧。今天的第一个短信是“七七事变”,是耻辱日的信息,我在灾难深重的民族啊,我死亡无数的父老乡亲。我的大刀和土枪去决死的烈士,谁能忘记这耻辱和耻辱?这百年受伤受苦受死的土地和民族。我的先辈和后人们
整理过去的文章,为今天是我母亲的祭日,我的母亲和母亲呐,一直在我中原土地上的大风,他们把铁皮都刮倒了。妈妈,你还好吗?今天早上,妻子请假大概两个小时,到老家去给母亲上柱香,拜一拜,祭奠思念,是我们的短信吧。我们去不成西面墓地玉皇陵,但其实已经知道我感谢她。我要给儿子发短信,今天是你奶奶的祭日,谁能够忘记自己的母亲和祖国呢?
我没有泪了,是一个同事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提起这些事情,倒一杯酒一起奠祭,今天我们的家人,和我们的祖国,祭奠?我的家人,我的母亲和我的祖国。
☆ 本文作者简介:曹旭,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教师进修学校干部,笔名陈草旭变,近年来有数百篇散文、小说见散文在线、红袖添香、古榕树下、凯迪社区等文学网站,合著有人物传记《那年的烛光》。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