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每年夏天,医院的急诊室都会迎来很多因高温引发健康问题的患者,其中不少并非单纯中暑,而是因为电解质失衡。
我们都知道,天热要多喝水,但往往容易忽略同样关键的另一件事——补充电解质。今天,合卫小编请来了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海路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倪军喜,和大家聊聊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1
电解质是什么?
你可以把电解质理解为身体里的“盐分”(当然不止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氯等矿物质离子。它们溶解在体液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维持水分平衡:像磁铁一样,帮助身体锁住水分,防止脱水或水中毒。
2.神经信号传导:肌肉收缩(包括心脏跳动)、神经传递信息都离不开它们。
3.调节酸碱平衡:保持体内环境稳定。
4.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跳。
夏天高温下,我们会大量出汗。汗液不只是水,还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尤其是钠和钾!因此,出汗越多,电解质丢失得就越快、越多。
2
电解质失衡的信号
电解质失衡的常见症状包括:
01
肌肉系统
肌肉无力、酸痛、痉挛(抽筋)、僵硬。
02
神经系统
疲劳、头晕、头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模糊,严重者抽搐甚至昏迷。
03
心血管系统
心慌、心跳不规则(心律不齐)、胸闷、血压异常(可能升高或降低)。
04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05
其他
口渴(但喝水不解渴)、尿量减少(严重脱水时)或尿量增多(水中毒时可能)。
3
容易出现电解质失衡的人群
1.户外工作者: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农民等。
2.高强度运动爱好者:跑者、骑行者、球类运动员等。
3.老年人:口渴感减弱、调节能力下降、可能服用利尿剂等药物。
4.儿童:新陈代谢快,活动量大,容易出汗。
5.慢性病患者:如心脏病、高血压、肾病、胃肠疾病患者(腹泻呕吐会加重丢失)。
6.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的人。
4
如何科学补充电解质
核心原则:出汗多时,补水更要“补盐”!
01
预防性补充是关键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口渴时身体已经缺水了,高温或运动时,应定时定量饮水。
出汗量不大时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通常足够,出汗量较大时 (感觉汗流浃背、衣服湿透、活动超过1小时)要同时补充电解质和水。
02
补充电解质的建议
①首选口服补液盐 (ORS):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配方,含有精确配比的葡萄糖、钠、钾等电解质。药房有售(如补液盐Ⅲ),按说明书冲服。这是最科学、最安全有效的选择,尤其对老人、儿童和有基础病者。
②运动饮料或电解质饮料:大多数运动饮料或电解质饮料添加了钠、钾、氯等基本配方,有些还额外添加了镁、钙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适合中高强度运动(通常>1小时)时补充能量和电解质。
注意:避免选择高糖碳酸饮料或果汁,它们渗透压高,可能加重胃肠负担甚至脱水,且电解质含量通常不足或不均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慎选或咨询医生。
③家庭自制电解质水 (简易应急版):
1升凉白开或纯净水 + 3-6克盐(约半茶匙到一茶匙,根据出汗量调整,推荐使用低钠盐,含部分钾)+ 少量(可选)果汁(如柠檬汁、橙汁,提供钾和风味)或无糖甜味剂。
注意:此配方主要补充钠,钾含量有限。不如口服补液盐精准,仅作应急或口味调剂,不作为主要依赖。
食物补充:出汗后及时进食也很重要。多吃富含钾的水果(香蕉、橙子、哈密瓜、番茄)、蔬菜(菠菜、土豆、蘑菇)、豆类、奶制品等。咸味的汤、粥、菜肴也能补充钠。
03
补充要点
少量多次:不要一次性豪饮大量水或电解质饮料,应每隔15-20分钟喝150-250ml。
关注尿液颜色:淡黄色(类似柠檬水)是水分充足的良好指标。颜色过深提示缺水,颜色过淡且量大提示可能饮水过多。
特殊人群遵医嘱:心、肾、高血压等疾病患者,补液量和电解质补充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04
最后,倪主任提醒,汗流浃背时,光喝白水不够“解渴”!电解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火花塞”,丢失过多后果严重。科学补水,更要科学补“盐”(电解质)。首选口服补液盐,运动饮料合理选,自制淡盐水可应急,均衡饮食是基础。预防为主,识别危险信号,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夏日健康!
来源:合肥卫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