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兴平逐梦·乡韵非遗行”暑期三下乡团队走进兴平茂陵博物馆,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探寻西汉传奇将领霍去病的足迹,沉浸式感受汉代石刻艺术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磅礴魅力。
在茂陵博物馆前集体合影
上午9时许,队员们怀揣崇敬之心步入茂陵博物馆。在苍松翠柏掩映的汉家陵阙间,一段跨越两千年的时空对话就此展开。团队指导老师李骁和宋鹏飞以“少年将军的家国情怀”为主题,为队员们深情讲述了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宋鹏飞以生动的史实铺陈,勾勒出这位少年英雄的传奇轨迹:从17岁初露锋芒,率八百轻骑奇袭匈奴王庭,勇冠三军获封“冠军侯”,到21岁完成“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旷世功勋,彪炳史册。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誓言,更是穿越时空,将霍去病赤诚报国的形象深深镌刻在成员们心中。李骁则着重解读其精神遗产,他总结道:“霍去病用仅仅24载的短暂人生,书写了华夏民族气吞山河的热血传奇。他那种为国征战、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是激励后世永远奋进的宝贵财富。”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述,让队员们对这位少年将军的敬意油然而生。
指导老师讲解霍去病的一生
在霍去病墓冢前,一组组历经千年风雨的陪葬石刻让队员们驻足惊叹。粗犷有力的线条勾勒出“马踏匈奴”的威严,昂首嘶吼的“卧牛”“伏虎”尽显生命张力,看似随意的凿刻中蕴含着汉代工匠对力量与精神的极致表达。这些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瑰宝”的石刻,不仅是汉代丧葬文化的见证,更承载着古人对英雄的敬仰与缅怀。团队成员纷纷感慨道:“注视着石刻上的斑驳痕迹,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工匠雕刻的场景,这种跨越时空的艺术震撼,是课本无法给予的体验。”
参观霍去病墓前石刻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踏上归程。霍去病不朽的英雄气概与汉代石刻艺术穿越千年的震撼力量交织于心,为这场“兴平逐梦·乡韵非遗行”之旅注入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强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茂陵的寻踪,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激励着团队成员带着这份感悟,在服务乡村、传承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宋鹏飞 郭新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