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增1669万!2025上半年生猪出栏排行榜:牧原3839万、温氏1793万、新希望845万、德康512万【民星特约·数说猪业】
据新猪派统计,2025年上半年17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生猪9378万头。其中牧原股份以3839万头出栏量,稳居行业第一;温氏股份1793万,位列第二;新希望845万,排名第三。2025年,养猪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上半年17家上市猪企生猪出栏量同比增加22%,即1669万头。其中立华股份、东瑞股份增幅均超过100%。寡头竞争格局形成趋势愈发明显,中小养殖场产能加速出清。但当前生猪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市场持续低迷,谁也不愿率先退出行业。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寻找差异化竞争路径,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17家猪企合计出栏生猪9378万头
牧原3839万、温氏1793万、新希望845万
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各大上市猪企生猪销量数据陆续揭晓。据新猪派统计,17家上市猪企2025年1—6月合计出栏生猪超9378万头。具体来看,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为3839万头,稳稳占据榜首;温氏股份1793万,位列第二;新希望845万,位居第三;德康农牧512万,排名第四。出栏量超200万头,还有大北农、天邦食品、中粮家佳康、唐人神、新五丰五家企业。其余企业的出栏量则介于60万-192万之间。2025年,牧原股份业绩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生猪出栏占据上市猪企近半的市场份额。同时在成本控制上成效显著,养殖成本逐月下降,从年初13.1元/公斤降至6月12.1元/公斤。成本与出栏量,一降一升,共同铸就牧原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达到105亿-11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24%的辉煌成绩。
同比增长22%,即1669万头行业集中度提高,立华、东瑞增幅超100%相较于去年上半年,大部分企业的生猪出栏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平均增速为22%,即同比增加1669万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其中,立华股份(118%)和东瑞股份(116%)的增幅均超过100%,分别位列前两名;中粮家佳康同比增长83%,位列第三;神农增长41%,排名第四;唐人神(38%)、大北农(35%)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其余企业的大部分增速介于2%至27%之间。由于公司战略方向的调整、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天邦食品、新希望和傲农生物三家企业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同比均有所下降。尽管天邦食品、新希望及傲农生物三家公司在本年度上半年的生猪出栏量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其在业务策略上的调整与创新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考。其中,自2024年初以来,天邦食品通过优化员工组织结构、升级设备、调整产能布局、推动负荷率稳步提高、大力发展“公司加农户”养殖模式等措施,持续强化内部运营管理、推动养殖业绩不断提升。今年5月,其育肥完全成本降至13.2元/公斤,控本能力达到行业优秀水平。
上半年出栏量完成率两极分化寻找差异化竞争成企业发展趋势2025年上半年,上市猪企生猪出栏目标完成情况呈现显著分化态势。从最低目标完成率来看,中粮家佳康以58%的完成率领跑行业;温氏股份54%,排名第二;唐人神52%,位居第三。完成率超过50%的企业还有东瑞股份、新希望,彰显出其较强的生产执行能力。金新农、神农集团、大北农、巨星农牧、立华股份等10家企业,完成率不足50%,下半年需积极调整养殖战略,加快出栏节奏,以更好地实现年度生猪出栏目标。2025年,养猪业正处于关键转折期,头部猪企凭借资金、技术、管理及规模优势,进一步占据市场份额,成本优势持续扩大。同时,减产能、禁养二育等反内卷政策落地,行业“蛋糕”规模趋于稳定。导致的局面是,寡头竞争格局逐步形成,中小养殖场产能加速出清。然而,目前生猪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业内竞争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如何寻找差异化竞争路径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面编辑】孟 轩
【数据调研】姚崞鹏
【内容采写】姚崞鹏
【数据制图】姚崞鹏
【内容审核】李 丹
加入新猪派养猪数据交流群
获取更多数据与资讯
新猪派精选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