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德军为何那么怂?只因德军原型是芬兰兵

0
分享至



不知你有没有在观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时觉得有一点讶怪,就是剧中的德国人很傻,很无能。五个女兵,加上一个她们的临时上司——准尉,就把十六个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兵修理得服服帖帖。

这种疑惑,早就有网友敏锐地捕捉到了,并且表达如下:



——那个准尉的军事素质不行:一个小车站的女子高机班,根本不具备与德军特种兵打丛林战的能力!白白牺牲了如花似玉的生命!他们发现德军伞兵后这样部署行不:①立即通过铁路必备的通信手段(电话、轨道车等)向上级报告;②利用就便器材(木料铁轨等)加固工事(原有防空工事);③用高射机枪和莫辛纳干步枪长射程的优势,压制敌冲锋枪短射程的劣势,对单个敌人用步枪狙杀,对集群敌人可高射机枪扫射,总之放长击远,不使敌接近,固守待援。

而准尉则是,以己之短,击敌所长。——



——问题是铁路线那么长,十几个伞兵又能带多少破坏器材?能炸多长铁轨?飞机为什么炸车站?因为车站是枢纽!飞机炸车站有高机对付,他就派伞兵来杀人,毁坏车站设施设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的德军,是去炸铁路,按道理,应该投放的时候,离铁路近一点,但愚蠢的德国人,把伞兵投放到高炮部队潜伏的地方,不是白白地送死么?

上一次,曾经有伞兵在降落的时候,正好撞到女子炮兵的枪口上,一个没有留下。

这一次德国兵没有吸取教训,又把德国伞兵投放到了女子炮兵出没的地方,暴露了行踪。



后来准尉带着女兵追上了这些发现的德国伞兵,虽然女兵牺牲巨大,但是最终还是把德国伞兵给制服了,最不可思议的是,最后准尉在迷迷糊糊之间,竟然押送着身高马大的德国兵,顺利碰到了接应部队。

正是因为电影里的德国兵的愚蠢,才让素质并不出众的五个女兵,可以与他们周旋足够的回合,终于把胜利的接力棒,传到了唯一的苏联男兵手里,瓦解了德国兵的炸掉铁路的战略企图。



那么,这些德国兵是去炸哪一条铁路呢?

看看小说里的地域性描写,借此我们确认一下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在哪一个区域。

小说中,当丽达报告发现德国人之后,苏军立刻作出判断:“是奔基洛夫铁路去了。”

后来在追踪途中,准尉作了详细的分析:



——“敌方兵力为两名武装到牙齿的德国鬼子,他们正朝着沃比湖地区移动,妄图潜入基洛夫铁路和以斯大林同志命名的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区域。我方总共是六个人,任务是坚守西牛兴岭,并在此地擒获敌人。我们的左邻是沃比湖,右邻——列贡托夫湖……”准尉停顿了一下,清了清嗓子,有点慌乱,心想,还是该把命令先写在纸上。然后又接着说:“我决定:在主阵地狙击敌人,而且,在未跟敌人接火之前,先迫使他们投降。如果遇到反抗,就击毙其中一名,另一个无论如何要生擒。一切装备留在后备阵地,由战士契特维尔达克看管。必须有我的命令才能开始战斗行动。委任奥夏宁娜下士为我的副手,万一她失去战斗力,就由战士古尔维奇担任。有问题吗?”——

可以看出,小说的发生地,在“基洛夫铁路和以斯大林同志命名的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区域”这个范围内。

这一片区域,在列宁格勒的北面,从战争的路线图上来看,这一段区域能够介入的只能是德国的同盟军芬兰部队。



我们再看看作者的创作谈,来看看作者是从哪里获得了小说的构思源头。下面的文章,摘自《苏联文学》1981年第6期中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创作过程”:

——小说的情节以真事为基础。事情发生在通往穆尔曼斯克铁路附近的一个前沿 阵地。希特勒匪徒两次企图切断这条铁路线,破坏我方部队和装备的运输, 但是他们未能得逞。这里进行的是阵地战,我们的士兵深藏在地下,防务固若金汤。德国人不得不往我们后方派遣破坏者。两个伞兵小队被消灭了,而第三个伞兵小队却隐蔽在森林里,出现在一个会让站上。驻守在这里的士兵为数不多,他们不是作战部队,其中还有一些伤残人员和老人。他们的装备只有步枪。然而这支人数不多的驻防军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同法西斯分子展开 了殊死的战斗,一直奋战到援军到来的时候。只有一个中士幸存下来了……这虽是一个局部事件,却犹如一滴水反映出了伟大的战争。这篇小说 的情节就是由此产生的。——

文中的“穆尔曼斯克铁路”实际上是“摩尔曼斯克铁路”另一种译法。

摩尔曼斯克靠近白海,小说故事发生地靠近摩尔曼斯克的铁路,又在“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区域”范围内,这样,这个区域只能在“卡累利阿”这个区间。



综合而言,小说的灵感源自《消息报》一则简报:红军某分队在彼得罗扎沃茨克-摩尔曼斯克沿线阻击德军破坏小组,实际上是芬兰部队(而且也得到了作者的口头采访证实),作家为了使小说自成体系,将战场移至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区域,男性士兵改为女兵分队,幸存者原型——那位荣获“战功奖章”的军士在小说里升格为准尉。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小说里的德国兵原型,其实是芬兰部队。

此说在国内媒体与网站上是否有报道?



我们用DEPPSEEK来搜索一下,看看结果如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德军原型是不是芬兰兵?

关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德军角色的原型是否与芬兰士兵有关的问题,目前公开的文献和资料中并未明确提及这一设定。以下是综合分析:

原著与历史背景

小说作者瓦西里耶夫以苏联卫国战争为背景,故事中的德军空降兵是虚构的敌对力量,旨在展现女兵们的英勇牺牲。原著及多数改编版本(如1972年电影)均未将德军与芬兰军队关联。历史上,芬兰虽在苏德战争期间与德国结盟对抗苏联,但小说中的战斗场景设定在苏联境内,与苏芬战争(1939-1940)或芬兰“继续战争”(1941-1944)无直接关联。

创作意图与改编差异

瓦西里耶夫通过女兵群像突出战争的残酷性,德军角色更多是象征性的“侵略者”符号。2015年电影版虽修改了部分角色背景(如将女兵战前生活改为苦难叙事),但仍未涉及芬兰元素。有研究者指出,小说原型可能整合了作者听闻的多个战例,但未具体指向芬兰军队。

历史与艺术的区分

尽管芬兰在二战中与德国合作,但小说和电影均未暗示德军原型为芬兰兵。芬兰军队的作战风格(如雪地游击)与小说中描述的德军正规空降兵战术差异显著。此外,芬兰在1944年转向同盟国阵营后甚至与德军交战,进一步削弱了这种关联的可能性。

综上,现有证据表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德军角色是虚构的典型侵略者形象,与芬兰军队无直接原型关联。若用户对苏芬战争或芬兰在二战中的角色感兴趣,可参考相关历史资料。



因此,我们这一篇文章,可以说是中文网站上的第一篇揭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德军太怂之谜的开天辟地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巴菲特谢幕信: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不再写年度股东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巴菲特谢幕信: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不再写年度股东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6:17:07
东部第一!坎宁安46+12+11活塞加时险胜奇才夺7连胜 CJ42分

东部第一!坎宁安46+12+11活塞加时险胜奇才夺7连胜 CJ42分

醉卧浮生
2025-11-11 11:10:21
局势变得太快!国民党元老对郑丽文提了一个要求,统一进入新阶段

局势变得太快!国民党元老对郑丽文提了一个要求,统一进入新阶段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0 09:24:04
图灵奖得主:中国顶尖大学新生比斯坦福新生优秀,但4年后却……

图灵奖得主:中国顶尖大学新生比斯坦福新生优秀,但4年后却……

尚曦读史
2025-11-11 07:27:05
“欧洲政治风向标”荷兰怎么了

“欧洲政治风向标”荷兰怎么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1 10:47:55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0 22:51:59
3位厅干履新,重庆市原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任巴南区委书记

3位厅干履新,重庆市原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任巴南区委书记

鲁中晨报
2025-11-11 09:43:08
维金斯空接暴扣压哨绝杀!热火加时险胜骑士 米切尔28+15+8

维金斯空接暴扣压哨绝杀!热火加时险胜骑士 米切尔28+15+8

醉卧浮生
2025-11-11 11:40:42
中国化学家偶然发现,一个超简单反应,竟然能解决世纪难题!

中国化学家偶然发现,一个超简单反应,竟然能解决世纪难题!

果壳
2025-11-10 16:10:25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首席人物观
2025-11-10 15:03:18
社评:欧洲的焦虑不该由中国电动大巴“背锅”

社评:欧洲的焦虑不该由中国电动大巴“背锅”

环球网资讯
2025-11-10 23:39:07
江河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江河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11 10:47:13
末节18分力挽狂澜!文班38+12+5+5封盖,马刺擒公牛终结交手6连败

末节18分力挽狂澜!文班38+12+5+5封盖,马刺擒公牛终结交手6连败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1 11:26:40
被老鼠吃到灭绝!70年后,在悬崖巨石上发现26只“树上龙虾”

被老鼠吃到灭绝!70年后,在悬崖巨石上发现26只“树上龙虾”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0 19:06:45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8:36:48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欲哭无泪!跌到脚踝了,南京一楼盘从9万跌到2万,学区房不吃香了

欲哭无泪!跌到脚踝了,南京一楼盘从9万跌到2万,学区房不吃香了

火山诗话
2025-11-10 08:39:37
中央定调!退休新政实施后,75后需要缴够20年才能退休吗?来看看

中央定调!退休新政实施后,75后需要缴够20年才能退休吗?来看看

历史求知所
2025-11-10 11:10:03
外国观众在俄罗斯国歌奏响时拒绝起立

外国观众在俄罗斯国歌奏响时拒绝起立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0 23:16:02
河北廊坊通报“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系误传,实为索要9条香烟,对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河北廊坊通报“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系误传,实为索要9条香烟,对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扬子晚报
2025-11-11 10:19:33
2025-11-11 12:35:00
文学之私秘 incentive-icons
文学之私秘
揭示文学秘密
1738文章数 16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头条要闻

53岁独身女子寻"外包儿女"提供陪伴服务:每次两百元

头条要闻

53岁独身女子寻"外包儿女"提供陪伴服务:每次两百元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太爱会让孩子越来越玻璃心,重建心理韧性还不晚

手机要闻

荣耀 400 系列全球发货量突破 600 万台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