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资本市场还在为霸王茶姬(CHA.NY)的财报欢呼时,这家新茶饮巨头的增长根基其实已经松动了。
2025年5月30日,霸王茶姬发布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达到33.927亿元,同比增长35.4%;净利润6.773亿元,同比增长13.8%。
霸王茶姬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主要靠门店数量的大幅增加。
2022年一季度末,霸王茶姬在全球只有493家门店,到2022年末时已增加至1087家门店。
2023年,霸王茶姬增加了2424家门店,当年末,霸王茶姬的门店数量已增至3511家。
2024年,霸王茶姬增加了2929家门店,当年末,霸王茶姬的门店数量已增至6440家。
2025年一季度,霸王茶姬增加了241家门店,2025年一季度末,霸王茶姬的门店数量已增至6681家。
但霸王茶姬最核心的一个指标,单店月均GMV出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的下降。
2025年一季度,大中华区的单店月均GMV只有43.2万元,而在2023年四季度,大中华区的单店月均GMV高达57.4万元,此后便一路下降,2024年一季度为54.9万元,2024年二季度为53.8万元,2024年三季度为52.8万元,2024年四季度为45.6万元。
尔尔财经测算,对比2023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大中华区的单店月均GMV下降幅度达到了24.74%。
显然,霸王茶姬已经陷入"规模扩张-单店萎缩"的恶性循环,这种依靠开店数量维持的增长模式已经亮起红灯。
霸王茶姬把大中华区划分为五块,华中地区(包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华东地区(包括浙江、安徽、江苏、江西、上海)、华南地区(包括广东、海南和福建)、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中国其他地区(中国除西南、华东、华中、华南以外的其他地区,包括香港)。
在华东地区,霸王茶姬的门店月均GMV跌得有点惨,2023年四季度达到69.4万元,2024年四季度已经跌至48.7万元,跌幅达到29.83%。
在华南地区,霸王茶姬的门店月均GMV也在大幅下滑,2023年四季度达到82.0万元,2024年四季度已经跌至60.6万元,跌幅达到26.10%。
在华中地区,霸王茶姬的门店月均GMV,2023年四季度为47.8万元,2024年四季度为36.5万元,跌幅为23.64%。
在中国其他地区,霸王茶姬的门店月均GMV出现了暴跌,2023年四季度为80.1万元,2024年四季度为46.5万元,跌幅高达41.95%。
只有西南地区的情况稍好。
在西南地区,霸王茶姬的门店月均GMV,2023年四季度为38.0万元,2024年四季度为38.0万元,持平。
从霸王茶姬的门店结构来看,2025年一季度末门店数量为6681家,其中6512家在大中华区,169家在海外,推算出来,大中华区门店占比97.47%,海外门店占比2.53%;其中6490家是加盟,191家是自营,推算出来,97.14%是加盟店,2.86%是自营店。
可以看出,霸王茶姬的营收和净利润,是严重依赖于中大华区的,严重依赖于加盟店的。
现在大中华区单店月均GMV的下降,意味着加盟商的盈利下降甚至亏损。
霸王茶姬也试图加大促销力度和营销力度来止住颓势。
2022年-2024年,霸王茶姬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7360万元、2.62亿元、11.09亿元。2025年一季度,霸王茶姬的销售和营销费用达到2.993亿元,同比增长62.1%。
但从结果来看,效果很一般,霸王茶姬单店月均GMV还是持续下降。
仔细分析,霸王茶姬单店月均GMV下降,有可能是因为茶饮行业在打激烈的价格战,也有可能是产品失去竞争力使得顾客购买频率下降。但还有一种影响是肉眼可见的,伴随着门店的增多,布局更加密集,导致客群分流,进而单店月均GMV出现下降。
霸王茶姬,需要高度重视单店月均GMV连续5个季度的下降。
尔尔财经认为,霸王茶姬需要逐店去核查,是否出现"开一家店稀释一片区域"的现象。如果霸王茶姬的单店月均GMV继续下降,跌破40万元的话,很多加盟店会从盈利变为亏损。
对于霸王茶姬而言,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要么放慢扩张节奏,专注提升单店运营,这样做有可能会承受短期业绩放缓,进而面临资本市场估值的下调;要么继续扩张,但单店月均GMV会继续下降,这有可能会带来加盟商体系的动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