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英皇国际(00163.HK)披露2024财年业绩,一条审计师意见引发市场关注,其中称英皇国际面值共166.05亿港元的银行借贷已逾期。而英皇国际是英皇集团旗下的地产板块上市公司。
大规模的行业调整之下,似乎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从内地蔓延到香港,只是时间问题。
长期以来被视为老钱和有钱的一些原生港资房地产企业,也开始被撕去了包装和光环,英皇这次可能是真的摊上大事了。
166亿港元的债务窟窿,放在任何一家企业身上都是灭顶之灾,更何况是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娱乐帝国。
旗下谢霆锋、容祖儿这些天王天后再拼命接商演,恐怕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
英皇国际最新财报显示,过去一年亏损高达48亿港元,账上现金只剩6个多亿,而流动负债却接近200亿。
最要命的是,166亿银行借款已经逾期,其中的83亿短期贷款需在90天内偿付,而英皇国际账上现金仅6.4亿,银行随时可能上门催债。审计公司德勤直接出具非标报告,就差没把破产预警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股价跌成仙股,市值蒸发九成八,曾经叱咤风云的英皇系股票现在比废纸还惨。市场用脚投票,投资者夺路而逃,港片里的金融风暴刺激程度也不过如此。
![]()
杨受成这次栽就栽在地产豪赌上。这几年香港商业地产什么行情?写字楼空置率超过三成,商铺租金腰斩再腰斩。
可这位82岁的老江湖偏偏不信邪,去年还砸50亿抄底中环物业,结果出租率连四成都不到,这波操作堪称精准踩雷。
要说这位杨老板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1983年香港金融风暴那会儿,他欠下3.2亿巨债,硬是靠着炒外汇三年翻身。
可今时不同往日,当年3.2亿和现在166亿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更何况香港地产这潭死水,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回暖的希望。
![]()
香港楼价过去30年走势:即将回归到1997年,而同期纽约涨了约300%,标普500指数约涨了720%。
而香港地产四大家族的新世界,现已停止债务付息,距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即便能债务重组成功,郑家也要正式从董事会出局,看来看去只有一个人很稳:李嘉诚。
英皇现在就像个抱着金饭碗要饭的落魄贵族。账面上300多亿资产看着唬人,可都是些卖不出去的钢筋水泥。
维港峰的商铺打对折甩卖都没人接盘,伦敦写字楼腰斩价急售还是无人问津。这年头,谁还敢接香港商业地产这个烫手山芋?
![]()
旗下艺人倒是够义气。谢霆锋重启世界巡演,容祖儿商演接到手软,Twins综艺拍得飞起,被网友戏称全员打工还债。
可明眼人都算得出来,就算每场演出净赚5000万,也得办300多场才能还清本金,这还没算利息滚雪球呢。
娱乐板块在英皇体系里就是个花瓶,贡献不到一成的营收。
谢霆锋再红,容祖儿再拼,也架不住地产这个主心骨已经垮了。
![]()
更何况现在经济不景气,演唱会和影视制作都在缩水,明星效应在这场危机面前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杨老板最失策的就是把八成资金都押在了香港商业地产上。
铜锣湾罗素街的铺王,中环的写字楼,跑马地的豪宅,这些曾经日进斗金的摇钱树,现在都成了拖累集团的负资产。
香港地产黄金时代真的过去了,别不信邪,可这位老江湖还活在过去的梦里。
更唏嘘的是,当年助杨受成东山再起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执掌英皇国际十年间,将负债率从30%推至75%,亲手埋下这166亿的惊天巨雷。
接下来的唯一出路,就是财务重组,可银行也不是吃素的,166亿逾期贷款摆在那里,谈判桌上英皇根本没什么筹码。
抵押核心资产、贱卖物业、裁员节流,这些常规操作在如此巨额的债务面前,就像用茶杯舀海水。
![]()
那杨老板能否再次上演绝地反击的戏码?现实不是电影,82岁高龄,面对如此困境,恐怕连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当年那个靠20万起家,打造出娱乐帝国的商业奇才,这次可能真的要在地产领域栽跟头了。
香港传统的地产加娱乐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英皇的困境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港资财团的缩影。过度依赖地产红利,转型又屡屡失败,这些老牌企业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正在被无情淘汰。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虽说资本的确是永不眠,但资本家是会老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