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凌晨,美国财政部突然宣布——总统令要求中国随锐集团120天内完全剥离对美国丘比特公司的收购业务,已开展的技术合作、设施访问立即禁止!这并非孤例,就在美方刚刚对华解禁EDA工具和航空发动机技术后,针对中企的无情“截杀”再次上演,以“国家安全”为名的科技铁幕正越收越紧。
![]()
这份特朗普签署的总统令,依据的是《国防生产法》。美外国投资委员(CFIUS)会咬定:丘比特公司的产品广泛用于美国军工领域,中国买家存在“安全风险”。
命令极其严苛:随锐不仅要限期放弃所有股份,断绝与丘比特的任何股权关系;丘比特公司也被勒令不得在中国设立或收购任何子公司。更狠的是,随锐接触丘比特核心源代码、技术资料和美国境内设施的权限,即刻清零!美方意图清晰无比:彻底堵死两家公司间哪怕一丝技术交流的渠道,将中国资本与技术隔绝在外。
![]()
看热闹的会纳闷:丘比特到底何方神圣?值当美国动用总统令强行干预一场商业收购?
说白了,丘比特就是做“视频墙”的——把多个小屏幕拼接成超大显示屏的专业“老炮儿”,在交通指挥中心、大型安防监控等领域经验丰富,成立已有40多年。其技术和客户资源,正是随锐旗下国际子公司看重的核心资产。
![]()
随锐自身是深耕视频通讯和云服务的中国老牌企业,2018年就通过硅谷子公司打入美国市场,还曾联手英特尔推出爆款硬件“海棠”。收购丘比特,本意是强强联合,快速整合高端视听技术,拿下北美垂直市场。纯粹商业逻辑下的双赢买卖,却因CFIUS的干预,瞬间沦为“国家安全威胁”。
这一幕何其眼熟?TikTok的“美国历险记”,正是同一剧本。2024年4月,拜登签署“强卖法案”,勒令剥离TikTok所有权;今年1月18日,TikTok美国服务器被迫停服。戏剧性的是,特朗普上台后次日便签令短暂“复活”TikTok,转头又在6月19日发出最后通牒:不卖就禁用,限期90天,甚至传出其欲亲自介入交易谈判的消息。
![]()
从TikTok到随锐收购案,套路如出一辙:“国家安全”大棒高高举起,配合政治周期反复横跳,最终目标直指中企在美核心技术与市场资产——这些俨然成了美国在中美博弈中随时可用的“筹码库”。
更深的寒意在于系统性打压的升级。 2025年2月,特朗普签署了《美国优先投资条例》其核心就是遏制中企获取美国技术资本,推动产业链“去中国化”。该条例极大扩充了CFIUS的权力,在半导体、医疗、能源等广泛领域,对中资的审查已呈“宁可错杀,绝不放过”之势。丘比特案,不过是AFIP祭旗的首批牺牲品之一。CFIUS这把昔日低调的“审查利剑”,如今锋芒毕露,成为配合美国战略遏华的急先锋。数据显示,近年来CFIUS针对中资交易的审查数量陡增,否决或强制剥离已成常态。
![]()
讽刺的是,此刻正值美国酝酿对华加征新一轮关税的风口浪尖。美方一面在EDA、发动机等少数领域“选择性解禁”营造谈判气氛,转过头却对随锐这样的商业收购痛下杀手。正如解禁案例所揭示的规律:美国的“松绑”永远是策略性、有选择的,服务于其更大的博弈目标;而科技打压与投资壁垒的“紧箍咒”,则是战略性的长期基调。它提醒我们:任何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依赖,在极端政治化操作面前,都可能瞬间化为“卡脖子”的绳索。
![]()
丘比特案绝非终点。TikTok的最终命运仍悬而未决,更多在美拥有技术或敏感业务的中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美国这套“筹码战术”的核心逻辑暴露无遗:利用行政强权,肆意干预市场交易,将中国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符合当地法规的投资成果,强行纳入其地缘政治棋局。所谓“规则”与“安全”,不过是精心设计的政治工具。
当“国家安全”的定义被无限泛化,当正常商业逻辑屈服于政治操弄,受伤的不仅是中企,更是全球科技合作与市场信任的根基。 随锐的遭遇再次敲响警钟:核心技术只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前路荆棘遍布,唯有过硬实力,才能穿透重重铁幕。
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既是警示,更是唯一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