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5G基带传新动态?林斌一条秒删的通话截图,牵出科技圈大猜想!此前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在社交平台晒出一张手机通话界面截图,随后火速删除。
这一“秒删”操作瞬间点燃科技圈猜测——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小米在测试自研5G基带芯片的信号。
博主爆料更添实锤:近期有数码博主透露,小米新一代自研基带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尽管该博主随后删除动态(或因官方要求,或因信息待确认),但消息已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若属实,这将是小米芯片自主化道路的关键一步,品牌影响力有望再上台阶。
基带芯片为何被称为“皇冠明珠”?全球能设计手机SoC的厂商仅五家(除华为麒麟外,多数采用外挂或部分自研基带方案)。
过去如NVIDIA、Intel都因基带瓶颈放弃手机SoC,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小米若突破5G基带,意义不亚于在手机芯片领域“攻下战略要地”。
![]()
回顾玄戒O1:成绩亮眼,短板明显:去年小米发布的玄戒O1是首款3nm工艺旗舰芯片,历时四年自主研发。
性能上,CPU超大核主频达3.9GHz,重新设计超480种标准单元库,创新边缘供电技术+自研高速寄存器,综合表现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但玄戒O1仍有两大遗憾:其一,采用外挂基带方案,导致设备在5G持续使用时发热控制、续航表现一般(虽通过CPU优化弥补,仍难彻底解决);其二,缺少SLC缓存,GPU性能略逊于主流旗舰,限制其完全进入顶级行列。
![]()
玄戒O2:补短板是核心任务:若想让玄戒O2成为“里程碑”,必须解决O1的两大痛点——整合自研5G基带、优化GPU性能。一旦成功,小米芯片将具备与高通、联发科、苹果同台竞技的实力。
现实挑战不容忽视:基带与SoC集成是技术“深水区”,需支持全球复杂频段与通信协议,难度远超单一模块研发。
更棘手的是,受美国封锁GAAFET结构EDA工具影响,小米无法使用更先进的2nm工艺(只能继续用台积电3nm),而苹果、高通、联发科2026年将推出2nm芯片,工艺代差可能导致性能/能效差距。
![]()
小米的“渐进式”突破:此前发布的玄戒T1已集成自研4G基带,并应用于多款手表产品,为5G基带研发积累经验。这条“从4G到5G,从外挂到集成”的路径,虽漫长却扎实。
更宏大的愿景:跨端多平台:有博主称“一颗独立芯片已新建文件夹”,结合雷军此前透露“第二代玄戒芯片将用于汽车”,小米或通过自研四合一域控制模块,颠覆传统汽车分布式架构。
![]()
玄戒O2的蓝图已清晰——从手机、平板到汽车、手表,它要成为小米构建万物互联生态的“硅基大脑”。
小米的每一步都值得期待:芯片自主化是条“硬骨头”之路,但小米正用技术积累与渐进突破,向全球科技舞台发起冲击。
玄戒O2能否成为国产芯片的“破局之作”?你更关注它的基带集成还是跨平台应用?评论区聊聊,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国产科技的坚持与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