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夏日山居图》,元代,绢本设色,纵118.1厘米,横36.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是王蒙表现隐逸题材的代表作。
王蒙《夏日山居图》 118.4×36.5cm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临平镇)。入明,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连,死于狱中。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从五代董源、巨然的披麻皴蜕变出“解索皴”和“牛毛皴”,自成笔致繁密的细密山水画风,对后世画坛影响极大。他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合称“元四大家”。其传记入《明史》(卷二八五)。
王蒙《夏日山居图》局部
自题:“夏日山居。戊申二月黄鹤山人王叔明为同玄高士画于青村陶氏之嘉树轩。”“戊申”是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王蒙六十一岁,此时他正隐于黄鹤山中以避乱世。
王蒙《夏日山居图》局部
该画作以深远法构图,从前景高大挺拔的松木绘至远景层峦叠嶂的山峦。同时又以高远法布景,从山脚下茂密成荫的草木绘至陡峭嶙峋的山顶。全图既有对前景松木特写的刻画,又有对全景山形地貌的展示,从而表现出南方夏季山水苍郁秀润的独特韵致。图中山体以王氏最擅长的牛毛皴皴擦,细密而短促的线条令山石于浑厚中不失刚劲。松树干以墨线圈皴,松针以淡墨写出,富有层次变化。山间丛树的枝叶多以侧锋点染而成,其细碎的笔墨与山体的皴染融为一体,更增加了夏日山峦浑厚华滋的质感。在画幅的左下绘有一点景的草舍,屋内有一怀抱婴儿样的女子,其写实的世俗生活场景使得画面充满无限温情的诗意,也表明画中令人神往的青山绿水并不是世外仙境而是人间理想的隐居之所。
王蒙《夏日山居图》局部
本幅有明林瀚、清乾隆皇帝题诗。鉴藏印有“安仪周家珍藏”“信天主人”以及清内府“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等。《大观录》《江村销夏录》《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