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药品可及性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面临的难题。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分析与预测研究所(INSAP)的调查数据显示,有34%的居民无法购买到所需药品,而其中54%的核心原因是经济压力——缺钱成了阻碍他们获取医疗保障的主要门槛。
这一困境并非突然出现。研究人员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及2024年11-12月的三次电话调查中发现,药品获取的主要矛盾已悄然转变:此前居民买不到药多因供应短缺,而如今“买不起”已成为更突出的问题。2024年,约四分之三的受访者明确感受到药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生活压力持续攀升。
不同收入群体的处境差异显著。在人均月收入低于1.5万卢布的低收入家庭中,84%的受访者因药价过高无法购买必需药品;中等收入群体(1.5-3.5万卢布)中,这一比例为56%;即便在人均收入超过3.5万卢布的较高收入家庭里,仍有30%的人面临同样困境。收入差距直接映射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上,弱势群体的生存压力尤为明显。
更令人担忧的是慢性病患者的处境。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或其家人需要终生服用医生开具的处方药,而其中40%的家庭正面临无力购药的困境,这当中60%的案例直接源于药品价格过高。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群体而言,药价上涨无疑是悬在健康之上的“利剑”。
药品价格的上涨趋势还在持续。分析公司RNC Pharma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3月,俄罗斯药品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4%,部分刚需药品涨幅更为惊人:抗分枝杆菌药物价格飙升41%,肥胖症治疗药物上涨30%,皮肤保护类药物涨幅28%,抗肿瘤药物和糖尿病药物也分别上涨25%和24%,这些与生命健康直接相关的药品涨价,让患者家庭雪上加霜。
价格攀升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一方面,俄罗斯药品市场对进口药品、原材料及相关部件的依赖度较高,外部供应链的波动直接影响成本;另一方面,国内燃料和电力成本的上涨也通过生产、运输等环节传导至终端药价,形成“内外夹击”的局面。
更严峻的是,罕见病患者群体正面临断药危机。2024年6月有消息称,俄罗斯近一半的罕见病患者因国内药品短缺被迫中断治疗,在价格与供应的双重压力下,他们的医疗保障处境愈发艰难。INSAP的预测显示,2025年药品价格仍将保持上涨态势,这意味着俄罗斯居民的用药难题可能进一步加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