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居民家庭的债务负担到底有多大?
谈到家庭债务负担,其实有一些较为规范的表述方式。例如,在经济学界和金融界,通常会使用“家庭债务杠杆率”这一概念,即把整个社会家庭部门的债务与GDP进行对比,这是全球通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截至2024年年底的统计数据,中国家庭部门债务与GDP的比值约为60%,也就是说,家庭总债务相当于GDP的60%。
那么,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如何呢?
国际清算银行同样提供了全球主要经济体截至2024年年底的数据。大家可能会关注一些常与中国对比的国家,在发达经济体中,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欧盟等;在发展中经济体中,比如金砖国家里的印度、俄罗斯、巴西、印度尼西亚等。
我们先来看看国际清算银行的公开数据。如前所述,中国家庭部门债务杠杆率为60%(截至2024年年底)。在很多人印象中,美国家庭可能偏好借贷,债务杠杆率较高,但实际上截至2024年年底,美国家庭部门债务杠杆率为69.2%,确实比中国高,但差距并不大。
欧盟由27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组成,其整体家庭部门债务杠杆率为51.5%,比中国低了将近10个百分点。而欧盟中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目前GDP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其家庭部门债务杠杆率约为50%,同样低于中国。
再看邻国日本,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其家庭部门债务杠杆率比中国略高,约为65%,差距也不大。以上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情况。
总体而言,与中国相比,美国和日本的家庭部门债务杠杆率略高,但差距不到10个百分点(日本高约5个百分点);而中国比欧盟高出约八九个百分点,差距相对较大。
接下来看金砖国家的情况:印度家庭部门债务杠杆率约为42%,俄罗斯约为22%,南非不到34%,巴西约为36%,沙特约为35%,印尼仅为16%。可见,在金砖国家中,除中国外,其他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的家庭部门债务压力明显小于中国。
从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来看,中国家庭部门债务负担虽略低于美国和日本,但在全球范围内已处于较高水平。
可能有朋友认为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不够准确,那么我们可以参考国内央行及其他部门的官方数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居民家庭从银行获得的债务余额(包括短期和长期债务)为82.84万亿元,这一数据有官方记录可查。
若不考虑家庭的其他债务(如公积金贷款,或年轻人通过网络等其他渠道的借款),仅银行贷款这82万多亿元就已相当于GDP的61.4%,实际上比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还要高一些。如果再加上截至2024年年底官方数据显示的8万多亿元公积金贷款余额,家庭部门的债务(银行贷款加公积金贷款)已达到90万亿至91万亿元左右,相当于GDP的67.4%。这一数据已非常接近美国的69%,甚至比日本的65%还要高一些。
通过以上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结论:目前中国家庭部门想要通过刺激政策增加负债(无论是用于消费还是买房),难度较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2020年到2025年五六月份,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杠杆率基本维持在当前水平,未能进一步上升。这一现象反映出,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但家庭部门通过增加负债来进行投资和消费的意愿依然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