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沪网了解到,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定于2025年7月10日召开2025年第22次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颖电子”)的首发事项。
据悉,超颖电子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成立以来主营业务没有发生变化。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公司以汽车电子PCB为主,是国内少数具备多阶HDI及任意层互连HDI汽车电子板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与大陆汽车、法雷奥、博世、安波福等全球Tier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特斯拉等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了稳定合作。
据招股书显示,超颖电子本次在上交所主板募集资金66,000.00万元,募集资金扣除本次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高多层及HDI项目第二阶段、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具体如下:
![]()
(截图来源于超颖电子招股书)
中沪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超颖电子存在以下问题,净利润“变脸”,客户集中度远高于同行;市场占有率低,行业代表性有待“拷问”;重销售轻研发,研发人员学历偏低。
01
净利润“变脸”,客户集中度远高于同行
据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超颖电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1,415.93万元、365,625.25万元及、412,361.70万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4,082.80万元、26,615.53万元、27,621.73万元。
2025年1-3月,超颖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05,839.17万元,同比增长7.8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153.43万元,同比下降了8.08%。公司预计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205,000至220,000万元,同比变动比例为5.67%至13.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500至17,000万元,同比变动比例为-13.96%至-5.63%。不难看出,2025年上半年,虽然公司营业收入在增长,但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超颖电子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大陆汽车、捷普电子、法雷奥、博世、京东方、LG集团等。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备考)分别为49.22%、51.59%、44.99%,客户相对集中。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各期,超颖电子同行业可比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值分别为30.30%、27.16%、28.36%。可以看出,超颖电子的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的比例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对此超颖电子回复称:2025年一季度及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所提升,主要系AI技术革新及数据中心升级带动通信、存储等领域的客户PCB需求量提升。公司利润规模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泰国超颖尚处于投产初期,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PCB新工厂投产初期出现亏损,属于PCB行业惯例。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客户,提升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约45%,处于A股同行业上市公司中间范围内。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受公司的业务定位、客户类型等经营策略影响,PCB行业上市公司中,就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而言,鹏鼎控股超过90%,东山精密超过70%,广合科技超过60%。
02
市场占有率低,行业代表性有待“拷问”
自IPO新政出来以后,主板上市特别强调行业代表性。从超颖电子业绩来看,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有三四十亿并不低,但放在行业对比中,其营收规模完全不够看。
鉴于此,超颖电子在招股书中引用了多家机构的排名来佐证行业代表性。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9.45亿元,根据Prismark排名,公司在全球PCB生产商中排名第41位,全球市场占有率为0.75%;根据CPCA排名,公司在综合PCB企业中排名第23位,中国大陆的市场占有率为1.41%;与A股32家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第13位。
可以看出,公司在市场占有率上并不高,相反还比较低。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排名其实无法充分体现经营规模上的差距。据招股书显示,综合PCB企业排名第一的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高达351.40亿元,排名第十的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也有101.06亿元,也超过百亿。由此可见,公司三四十亿的规模与头部企业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另外,在CPCA榜单之中,排在超颖电子之前且于A股上市的企业共计有11家,其中胜宏科技和弘信电子是创业板上市公司,2024年,胜宏科技和弘信电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7.31亿元和58.75亿元。也就是说,超颖电子在营业收入规模都不及这两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不知超颖电子如何向交易所证明其是一家堪称行业龙头的企业进而登陆主板呢?
事实上,上交所也在问函询中提问道,上交所要求超颖电子结合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排名、市场份额等,说明竞争优势及行业代表性。由此可见,超颖电子在行业代表性上确实还存在争议。
对此超颖电子回复称:印制电路板行业集中度不高,生产商众多,单一PCB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公司在行业中排名靠前,具有行业代表性。
03
重销售轻研发,研发人员学历偏低
除上述问题外,超颖电子还是一家重销售轻研发的企业。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超颖电子销售费用分别为12,681.96万元、13,206.36万元、13,308.46万元,对应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62%、3.61%、3.23%。其中,报告期各期,公司市场拓展费分别为7,708.53万元、7,320.50万元、6,483.28万元,是公司销售费用中最大的支出。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各期,超颖电子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21%、2.31%、2.30%。可以看出,公司销售费用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与高销售费用形成鲜明对比就是吝啬的研发费用了。报告期各期,超颖电子研发费用分别为10,776.41万元、12,207.02万元、13,502.83万元,对应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3%、3.34%、3.27%。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82%、5.15%、5.06%。超颖电子研发费用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
(截图来源于超颖电子招股书)
此外,超颖电子研发团队的学历也比较偏低。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分别为534人、578人、609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4.80%、12.82%、10.91%,其中公司研发人员学历在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2.85%、70.93%、66.83%,占比较高。
![]()
(截图来源于超颖电子招股书)
对此超颖电子回复称:公司研发费率相对较低,主要系:1、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领域,较早形成了技术优势,近两年无需开展耗材较多的工艺研发,开展耗费相对较低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足以保持技术领先;2、可比公司深南电路/沪电股份/奥士康布局服务器领域,更新迭代速度快,研发费率高;3、公司HDI板、汽车板及外销占比等较高,销售单价较高,也降低了公司研发费率。
另外,公司研发人员中,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占比约70%。除深南电路研发人员中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比较高外,其他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人员学历较多集中在本科、大专及以下,公司研发人员学历分布与其他同行业可比公司相似,符合行业状况。PCB行业企业研发人员学历普遍不高,主要系PCB产品具有产品类型多、工序流程长的特点,需要配备具有PCB行业丰富从业经验、较高专业技能及实务操作水平的研发人员从事研发活动,具有商业合理性。
更 多 财 讯 咨 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