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名家杨少华老爷子在7月9日下午走了,享年94岁。消息是相声圈里的苗阜和天津主持人小佀老师先传出来的,随后天津市曲艺团也发了讣告确认。苗阜在微博上就写了简简单单几个字:“一辈子了!走好。”但字越少,情越重,能看出同行们对这位老前辈的敬重和不舍。
老爷子这一生,可以说是
从最底层一步步拼上来的
。1931年在北京出生,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13岁就去鞋厂当学徒,后来因为启明茶社总在附近说相声,他常溜去听,慢慢被这门艺术吸引住。为了不挨饿,也为了学点本事,他拜了名家郭荣启为师,16岁就登台,从此再没离开过相声。后来他辗转到了天津,从工厂钳工干起,靠着一张嘴成了厂里的文艺骨干,再后来被调进南开区曲艺团,这才算真正吃上了专业相声这碗饭。
要说杨少华艺术生涯的高光,绕不开
“捧哏大师”的名号
。70年代在天津市曲艺团,他给泰斗马三立捧哏,后来又搭档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俩人一块儿创作了《戒烟》《地理图》这些脍炙人口的段子。到了90年代,他和赵伟洲搭档,风格更鲜明了——别人捧哏是“捧”,他捧哏是“蔫”,
“蔫哏”这独门绝技就是那会儿被他玩出名堂的
。《枯木逢春》《危言耸听》这些作品里,他那慢悠悠、冷不丁冒一句的劲儿,反而成了观众最爱的“包袱”。
真正让杨少华走进千家万户的,还得是2003年和儿子杨议搭档的相声《肉烂在锅里》。这段子不仅拿下央视相声大赛一等奖,还让老爷子尝到了“跨界”的甜头。紧接着第二年,他主演的《杨光的快乐生活》开播,剧中那个爱贫嘴又热心的天津老头“杨丰年”,简直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这剧一拍就是九部,成了多少天津人饭桌上的“背景音”。
蔫哏艺术从舞台延伸到了荧幕,老爷子算是把“杨氏幽默”刻进了观众的记忆里
。
舞台之外,杨少华其实是个
“老顽童”
。87岁那年,他终于圆了春晚梦,和一群老戏骨演了小品《为您服务》。更难得的是,他还紧跟潮流玩起短视频,账号起名“杨爷爷的快乐生活”,个性签名写着:“我叫杨少华,一名90后的相声演员”——90岁后还在活跃,可不就是“90后”嘛! 他总爱一本正经地抖包袱,网友看得直乐,夸他“吃嘛嘛香”。
2023年夏天,老爷子曾因高血压住院,出院时他笑眯眯地说:“心态顶得上灵丹妙药,可治百病。” 后来还闹出过“500亿家产分配”的谣言,他倒好,轻飘飘回一句:“真假?”幽默了一辈子,连回应争议都带着相声味儿。
去世那天,老爷子其实还在“连轴转”
:上午参加天津一家饭店开业庆典,中午账号还在更新带货视频。下午回家小憩,就这么安详地走了。李金斗后来提到,杨议说父亲走时很平静,没受罪。从登台到谢幕,他真把“快乐”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如今再听《肉烂在锅里》里的台词,倒像成了他艺术的注脚:“火候到了,滋味自然就出来了。”杨少华这一生,
把坎坷熬成笑声,把岁月炖成经典
,留下的是几代人“笑口常开”的记忆。
内容和图片都是从互联网上收集的,如果有涉及侵权,或者引起大家的不满,请联系我,我一定及时删除,谢谢大家了!
~~~///(^v^)\\\~~~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