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们高考后、报完志愿,等待上大学的3个月暑假最应该干什么呢?
个人认为,第一个是考个驾照,把开车这件事练得熟熟的。学车也会让人对社会规则、路权的分配、责任的划分有更清晰的认知;
第二个就是在这个假期里,找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去持续研究,不要虚度时光就好。当然,更好的方式是从小就培养某一方面的兴趣,形成个人的专长。
另外,即使高考没考好的同学,也不用气馁或灰心,因为只要你在某一个行业积累1万个小时的学习,一样会成为业内专家。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今天,我们就用1分钟时间了解一下一个00后普通大学生的创业逆袭之路,重隼科技创始人蒋正豪的成长履历与创业故事:
2000年,蒋正豪还未出生,他的父母就从安徽省老家来到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打工,成为“杭漂”,后来做起土方生意。
![]()
蒋正豪在杭商故事采访时澄清自己并非富二代
杭州富阳在古代原名“富春”,也就是中国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同时也是三国时期吴国Boss孙权的老家。
2002年,蒋正豪出生于杭州富阳,他说小时候回安徽老家也没几次,所以认为自己就是杭州富阳人。
公开资料没有显示蒋正豪的小学和初中信息,但根据他上大学的时间反推可以得知:
2009年,蒋正豪7岁上小学;
2015年,蒋正豪13岁上初中;
2018年,蒋正豪16岁上高中。
蒋正豪的高中母校是富阳新登中学,该校创立于1941年,是一所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但在高中时期,蒋正豪的学习应该并不突出,而且偏科严重,他说自己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成绩比较差。
![]()
蒋正豪确实有理工男不修边幅的气质,眉宇间也挺自信的
好在蒋正豪的父母对他比较包容且给足了自由探索的空间。高中的蒋正豪就加入了学校的航模队。
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读高三的蒋正豪还曾与6个小伙伴一起去无锡参加无人机趣味赛,并获得冠军,这让蒋正豪更痴迷于无人机。
即便在高考前夕,蒋正豪也没有放弃兴趣,还曾被无人机打伤了手,但父母并没有责怪他。
![]()
蒋正豪痴迷于无人机
2020年6月,18岁的蒋正豪参加高考,但他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最终蒋正豪考入了一所二本大学——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据说这所学校在某些省份也曾以三本院校招生。
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为公办普通高校,并改名为温州理工学院。
蒋正豪在这所学校读的是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但校内所讲的知识并没有涉及无人机。
不少年轻人上大学后会因为高中时期学习太压抑、大学时期又太自由而开始放纵,逃课、打游戏、谈恋爱等等。
但痴迷无人机的蒋正豪并没有飘,他通过去温州大学城其他大学蹭课、观看B站上的视频、到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下载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献等自学的方式接触无人机研发的相关知识。
为了能接触到无人机,读大一的蒋正豪还选择去温州城里的无人机公司温州虎穴科技打零工,从当司机、搬行李箱到帮老板查资料、写文档、做PPT,再到承接部分研发工作,蒋正豪一步步获得了这家公司的认可。
蒋正豪谈到这段往事时说:“不要小看我们青年人。”
2021年,19岁的蒋正豪在大二成立WUTP无人机工作室,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做无人机的研发和具体场景的应用。
蒋正豪他们团队获得的第一笔业务来自温州消防部门定制的无人机负载设备。主要是让无人机能够挂载救援物资。
2021年冬天,一位老人在山中走失,蒋正豪团队利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在几个小时内找到了这位老人。这也让蒋正豪他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更大的社会价值。
WUTP无人机工作室成立仅1年后,蒋正豪就带领这个团队实现了100万元的营收。
![]()
蒋正豪对各种无人机都很了解
据都市快报报道,大学4年,蒋正豪及其团队共研发设计了超1000架无人机,参与过新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特种无人机拍摄、杭州亚运会场馆部分拍摄、衢州九华山泥石流灾后应急防治、温州苍南政府海岸山区无人机正射建模等。
2024年7月,22岁的蒋正豪从温州理工学院大学毕业。
![]()
图片来自九千光年官微
后来谈及大学4年时光,蒋正豪回忆说:“我的热爱在大学肆意生长,最终从野路子突围成功。”
蒋正豪没有选择考公或者考研,而是选择了创业。
“青春温理工”官微采访蒋正豪时,他说:“跳出单一就业思维的惯性是必要的,甚至是刻不容缓的。大学生应该在充分了解自我优势与时代趋势的基础上,积极寻找‘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佳契合点’”
蒋正豪也寄语自己的学弟学妹,要从找工作转向创造价值,敏锐捕捉社会需求的细微变化。
据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理委员会官微的报道,蒋正豪在2024年8月,也就是毕业仅1个月后就获得了首笔投资。
![]()
不过蒋正豪的公司成立时间要稍晚一些。
2024年9月30日,蒋正豪大学毕业3个月后,在杭州南湖未来科学园正式创办了重隼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英文名为E-FALCON,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133万元。
其中蒋正豪个人持股55%,陈凯持股20%,陈涛控制的亚电智投和浙江世霆科技有限公司合计持股25%。
公开报道显示,陈涛现在是重隼科技的投资人兼联合创始人。
CEO来信君查了查,陈涛此前是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的资深人士:“15年设计与工程装饰经验,工程世家,2003年进入设计装饰行业,曾主导国内知名博物馆及五星级酒店的设计与施工,参与国内多家上市房企的知名房地产开发全过程。于2014年创立浙江世霆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国内精装修产业革新及行业管理平台化。”
陈涛对蒋正豪的评价是:“不仅懂技术,还很懂市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CEO来信君还注意到,重隼科技入驻的南湖未来科学园由阿里巴巴投资打造,是“中国飞谷”所在地,于2024年6月开园,一年内吸引了30多家低空经济企业入驻。
阿里的达摩院湖畔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及西湖大学实验室也都在这里办公。这个园区为蒋正豪他们创业提供了3年免租的优惠政策。
同时重隼科技也在享受杭州低空经济补助计划的资助。
![]()
2024年10月,蒋正豪带领重隼科技开始立项研发“无人机反无人机系统”,也可以叫做“网捕无人机”项目。
重隼科技主导开发了OCTO系列高机动无人机平台及光热成像视觉融合技术。据报道,他们的网捕无人机,在10公里远就能发现目标,0.3秒完成锁定,可以抵御十级台风,最高时速300km/h,拦截成功率高达99.7%。

重隼科技的无人机捕捉其他无人机的瞬间
据钱江晚报报道,重隼科技自主研发的网捕无人机填补了当前低空安全领域的空白——物理防控。
研发过程中,蒋正豪的团队也多次经历失败,谈及困境时,他说:“满意是对过去的认可,遗憾是对现在或未来的鞭策,重要的是,遗憾是否有一天也会转变为成功,无非是在于是否愿意持续努力,把成功变为时间问题”
不得不说,这段话还挺有深度,让我想起了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提到的那句“尊重经营,尊重时间”。
2025年1月,蒋正豪带领重隼科技拿到了国内某航空公司的网捕无人机订单,该项目将会采用无人机反无人机系统,在机场附近空域防止其他无人机“黑飞”(即未申报或未经许可的无人机飞行活动)。
也是在2025年1月,据都市快报报道,重隼科技的一笔2亿元融资将在2025年春节(1月29日)前到位。
如果这笔资金真正落实,那意味着年仅23岁(如果还没过生日就是22岁)的蒋正豪,大学毕业即创业的1年内,就获得了2亿元融资。且重隼科技公司的投后估值达到了3.7亿元。
这在00后创业者中,也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进展了。也有媒体戏称“别人都在投简历,他却手握2个亿”。
![]()
蒋正豪及其重隼科技团队成员
蒋正豪的创业团队成员都很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他说自己招聘也不看是否名校,只要能力足够就可以。
重隼科技团队成员对公司的评价是:年轻、自由、创新等等。
2025年2月,温州理工学院校方代表曾到杭州慰问创业的蒋正豪。
2025年3月11日,蒋正豪还创办了一家子公司,名叫浙江十子鹰飞行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子公司将专注构建全民化的无人机文化生态圈,通过专业化赛事运营、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文化IP打造等路径,推动无人机技术的普及。
2025年4月28日,十子鹰科技已经与中国计量大学举办过一次学生参与的无人机研学活动。6月1日曾走进鸬鸟小学校园。6月初还曾走进浙江外国语学院做活动。
有意思的是,在浙江外国语学院的现场,台下有人向蒋正豪高喊:“能不能干翻大疆?”
没想到蒋正豪还挺敢接茬儿,他的回应是:“说不一定有一天会吧!”
![]()
视频截图来自重隼科技官方账号
小伙子口气还不小!不过就像电视剧《征服》里刘华强说的那句:“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2025年4月7日,蒋正豪及重隼科技曾受到绍兴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邀请,参与了无人机实战对抗演练。
2025年4月底,蒋正豪参加了九千光年俱乐部组织的2050大会,并发表了《大一的我偷偷去无人机公司打工》的演讲,讲述了他从不务正业的高中生,到优秀无人机创业者、杭州最年轻CEO之一的历程。
据蒋正豪透露,媒体曝光后,他们公司每天能接待七八批前来拜访的客户。也让他戏称“太红可能确实有点烦恼”。
![]()
2025年5月和6月,蒋正豪的重隼科技成功注册了重隼图标商标及“重隼”文字商标。
2025年7月底,蒋正豪他们研发的网捕无人机产品即将向首批客户交付。
小结:
写完之后很久,我才发现,看蒋正豪为啥这么面熟,某天睡觉时我才想起来,他长得挺像《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那个小书虫的,也就是《士兵突击》里的马小帅,那种青春勃发、积极向上的气质都挺像的。
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个人的错觉哈,不一定对。
言归正传,有人猜测蒋正豪出身于富豪家庭,他在一次采访中明确否认了,说父母就是杭漂一代,距离富豪的级别还差的很远。但我觉得他家境应该也不会很差。
很多人肯定会说,他有家庭托举,所以创业失败也没关系,说这种话的人,不妨多看看我之前写过的寒门指路人张雪峰,各自找自己的出路去吧!
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蒋正豪对于无人机的热爱,再次印证了兴趣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此前我也写过大疆创始人汪滔的成长历程,与蒋正豪的经历也比较类似,不过也能看出来,汪滔的起点更高,无论在学历上还是在资源方面。
未来,蒋正豪在低空领域的创业,是否会与大疆创新直接竞争,还不好说,毕竟如今大疆创新已经是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绝对霸主,而蒋正豪的创业之路才刚开始,而且目前重隼科技的业务toB或者ToG的方向更多,业务体量也还很小,甚至是处于市场验证阶段。
所以很难说蒋正豪是下一个汪滔,至少目前还不是。但作为00后创业者中的翘楚,蒋正豪自学的自驱力、敢于创业的勇气,以及他说“干翻大疆”的胆气、“把成功变成时间问题”的认知,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所以风险肯定也会有的。蒋正豪目前获得的融资额度虽高,但是否已经全部兑现,是否存在对赌协议、以及未来是否还能吸引更多知名投资机构都值得持续关注。
目前的投资人兼合伙人来自传统行业,拥有一定的本地社会资源,对重隼科技的业务合作拓展肯定有帮助,但传统行业老板与创业新兵之间的创业理念、行业认知是否一致,投资人未来对公司的发展能否是“帮忙不添乱”,也需要长期观察,创业公司的话语权平衡也很重要。
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做技术到做管理,路还很长,年仅23岁的蒋正豪且要学呢!
最后,用一首诗来送给还在创业的蒋正豪吧:
富春山水育贤才,蒋子凌云志壮哉。
重隼初张雷霆翼,九霄已筑镇云台。
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为无人机的应用找到更多场景,满足更多需求,创造更大的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